刚察:以延链补链抢占农牧业转型升级“新赛道”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3日 消息来源: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刚察县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农牧业综合改革破题起势,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链建设,着力增强产业化发展水平,进一步促进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发展、农牧区稳定。
注重顶层推动
破解链“短”之困
高位推动农牧业发展,按照一个重点工作、一个县领导领衔、一个工作专班、一套推进方案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实行县级统筹、专班化推进、网格化明确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每年安排500万元县级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中小微企业、经营组织等市场主体,扩大企业培育源头,建立产业化骨干企业培育长效机制。全力推进生态农牧业“九个一”配套工程建设,累计投资3300万元实施了活畜交易市场、冷链仓储基地、农产品交易市场等生产规模大、品质标准高、引领性较强的重大产业项目。同时,整合县域农牧业资源,县级财政注资1000万元,建立集“投资经营、融资经营、农牧业发展、贸易经营”为一体的刚察青湖农牧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统一规划全县农牧业特色产品资源要素,盘活现有国有资源资产,拓宽农牧业投资发展领域,建立国有农牧企业联农带农机制创新模式。
注重产业融合
推动全链发展
围绕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目标,以牛羊肉、牦牛奶酒、牦牛绒、菜籽油、青稞制品等特色产业为主攻方向,按照“一企一策、分类施策、协同并进”的思路,选定有优势、发展潜力大的11家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培育库,指导入库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方向,精准明确现阶段发展目标,助力拓宽融资渠道、扩大发展空间。围绕牦牛、藏羊、油菜、青稞、饲草五大产业,大力培育畜产品、粮油制品、酿品等领域加工企业。同时,利用山东援建资金989万元,在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新建啤酒厂1处。全县有牛羊肉生产加工企业4家,青稞油菜加工企业4家,有机肥生产企业3家,青稞酒生产企业2家,皮毛加工企业2家,牦牛奶酒生产企业1家,啤酒生产企业1家,饲料加工企业1家。积极探索休闲观光、农牧体验、农牧家乐等多种发展业态,大力发展果洛藏贡麻村民族村寨建设、角什科秀麻村乡村旅游民宿文化体验区、扎苏合村“梦蓝圣境”旅游度假村等旅游新业态,推动农牧业与乡村旅游相互融合,着力构建一产特、二产强、三产优的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体系。
注重协同发展
做实以供保链
坚持把绿色有机生产基地作为农畜产品加工业的“第一车间”,大力培育扶持生态牧场,加快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建设,提高种养规模化程度和产业集中度,着力打造标准化“原料车间”。2023年,改造提升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2个,投资8024万元建设万头牦牛养殖基地、生态牧场、千只藏羊标准化养殖基地共13个。统筹抓好良种选育、良法推广、疫病防控、质量监管、产品认证、病死畜无害化收集等各项工作,与青海大学签订藏羊产业提质增效战略合作协议,在3个村示范推广藏羊高效养殖技术,组建适龄母畜13070只,新建动物防疫注射栏130套、病死畜无害化集中收集点2处,完成牦牛藏羊政策性保险112.6万头只,全县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以上。大力发展饲草饲料产业,积极推进饲草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和“粮改饲”技术示范,建立饲草种植核心示范区0.5万亩,实施豆草混播示范 0.1万亩,“粮改饲”0.1万亩,开展青海444优质牧草繁种试点0.02万亩,打造流转草场万亩示范点7个,流转草场达到5000亩以上经营主体15个,逐步实现饲草良种化种植、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行。
注重宣传营销
提升市场知名度
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密切联系青海三江集团、北京国联、海东化群、合生汇等企业,引导企业组织在北京市、西宁市、海东市、海晏县、门源回族自治县等地设立直营店10家。组织2家省级示范社开展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证,哈尔盖镇、沙柳河镇、泉吉乡牦牛藏羊有机养殖通过现场检查,青海一品取得有机产品企业认证。成功举办牛羊集中竞价出售活动、2023年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推介会暨第二届青海湖草原冬肉节,牦牛鲜奶酒、牦牛肉干、菜籽油等11个产品获得海北“知名产品”等称号,刚察农畜产品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用足用活国家能源集团、山东聊城等对口帮扶机制,组织县域企业、合作组织参加省内外产品展销活动,深入上海、北京、陕西、宁夏等地企业,推介牛羊肉等优质特色产品。推行“平台销售+直播带货+短视频”全渠道矩阵销售模式,积极引进大型电商平台“央联e家”“西域美农”上架销售农畜产品,举办“藏韵刚察”农畜产品直播启动仪式,丰富线上销售渠道。 

来  源:海北祁连山报

监  制:聂连其

总监制:谭  莉 

转  载: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人: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