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0日 消息来源:县政府办公室

——2011年1月12日在刚察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县长  公保扎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0年政府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全县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省州全委会等重要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建设畜牧业、工业、旅游业为主的“三大经济板块为战略目标,加快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生态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全力促进民生改善,超额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上扬。2010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1亿元,同比增长22.8%;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01万元,同比增长154.72%;完成县属固定资产投资4.17亿元,同比增长4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6亿元,同比增长2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39元,同比增长14.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79元,同比增长21.2%。县域经济质量效益显著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二)“三大经济板块”建设成效显著。青海省热水煤炭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刚察县生态畜牧业循环经济区建设规划》《青海省措温波藏城建设近期规划》已经省政府及省有关部门批准实施。按照各项规划要求,我们狠抓工作落实,“三大经济板块”建设全面推进

以热水省级煤炭产业园区为主的工业经济建设全面推进。按照《规划》要求,加大了热水省级煤炭产业园区各项建设,园区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现已独立行使各项职责。园区总体规划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控制性详规正在加紧编制当中;投资1790万元完成1.17公里园区道路和给排水工程,投资1.03亿元的110千伏电力线路和2万千伏安的变电站已投入使用;累计拆迁建筑物4196平方米,为园区建设开辟了发展空间。总投资1.2亿元的义盛选煤厂、1.4亿元的盛鸿矿业热水汽车物流园、8800万元的宝华矿业热水煤炭交易仓储园等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亚通物流300万吨洗煤厂、颐丰昌业300万吨洗煤厂和盛鑫煤炭300万吨洗煤厂等项目均已立项,2011年投产运营。一批极具开发潜力的工业企业相继入驻,为我县工业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煤炭资源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的产业集群发展优势逐步显现。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2亿元,工业增加值9880万元,分别增长279.2%457.7%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引进到位资金1.45亿元,同比增长291.9%,首次突破亿元大关特别是通过各级、各部门的不懈努力,园区规划已列为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专项规划、园区被省政府列入全省十大重点工业产业园区之一、园区建设已纳入《青海省工业“双百”行动实施意见》,工业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将在“十二五”期间形成全力推动刚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大支撑产业。

以生态畜牧业循环经济为主的畜牧业产业全面推进有效整合基础设施建设、藏羊本品种选育、州县支农资金等项目,总投资8885.6万元,在全县逐步实施了“草产业、绿色畜产品生产、牛羊育肥、良种繁育、畜产品加工物流、科技培训”等六个生产基地建设,建成草产业基地1处,种植优良牧草1万亩;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按照《绿色食品生态环境标准》的要求,确定了示范户,结合治理草原“三害”工程,开展了绿色畜产品生产;建成良种繁育基地1处,组建藏羊核心选育群30个、牦牛良种繁育核心群20个;牛羊育肥基地建成暖棚774幢,育肥规模不断扩大;投入400万元启动了畜产品加工物流基地建设,开发新型畜产品包装5种;在科技培训基地建立了“刚察县-四川大学产学研一体科技推广平台”。坚持把农牧业集约化经营做为农牧区改革的突破口,结合生态畜牧业示范村建设,在全县31个行政村全面铺开农牧业集约化经营工作,参与户达2036户,占全县总数的31%;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52个,成立经营小组230个,整合草场81.76万亩,整合牲畜20.06万头(只),整合耕地4.27万亩;建立完善了推进集约化经营的长效政策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制定出台了《刚察县农牧业集约化经营考核促进办法》,安排资金100万元,对开展集约化经营的乡镇、村进行了考核奖励;安排信贷资金2000万元,缓解了集约化经营参与群众和专业合作组织资金紧缺等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各村开展集约化经营的积极性。2010年,实现农牧业总产值3亿元,同比增长9.1%,育活各类仔畜49.86万头(只),牲畜繁活率、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提高0.57、0.65、0.65和1.37个百分点;育肥销售牛羊22.51万头(只)、羔羊13.67万只,累计实现收入1.45亿元。

“高原海滨藏城”为主的生态旅游建设全面推进。城镇建设方面,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项目落实等方面狠下功夫,总投资1604万元开展了街景风貌整治、城镇亮化、停车场建设等基础性工作,“高原海滨藏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并已纳入全省16个重点发展城镇之一。为高标准推进藏城建设,提出了“坛城”为中心的藏城核心区建设思路,投入395万元委托四川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始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核心区31万平方米范围内的拆迁工作现已全面铺开,整体建设将于今年4月全面启动。生态旅游建设方面,通过主打“观鱼”、“祭海”和“高原海滨藏城”三大文化旅游特色品牌,实现了仙女湾、沙柳河景区、“高原海滨藏城”旅游资源的有效结合和相互利用。投资1320万元完成了湟鱼家园景区一期建设任务,投资190万元的二期建设任务已开工,三期工程规划正在加紧编制当中,为提高旅游承载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成功举办了青海湖观鱼放生节、青海湖圣水沐浴节等系列节庆活动,首次恢复了传统的民间祭海活动,使青海湖“祭海”这一传统宗教民俗文化在刚察草原上得以传承和发扬;强化了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利用网络、媒介、展会等宣传平台,提升了刚察的对外知名度。不断提高旅游综合服务质量,大力发展农牧家乐经济,扎实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进一步规范了旅游市场秩序和经营行为。2010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3.3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79.9万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再创新高。积极研究和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及投资方向,不断完善项目工作激励机制,加大项目工作,着力改善农牧区生产条件。共开工建设项目51个,其中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达到26个,项目投资总额创历史最高,一批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有效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固定资产投资的稳步增长,有力地拉动了全县国民经济的发展。农牧方面,实施了投资3825万元的游牧民定居工程、投资1664万元的天然牧草退牧还草工程、投资1337万元的退化草地治理工程;水利方面,实施了投资1557万元的河道治理工程、投资1043万元的湿地保护项目;交通方面,实施了投资2190万元的乡村道路及桥梁建设项目;城建方面,实施了投资4063万元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1560万元的廉租住房建设项目。此外,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探讨论证的基础上,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超前谋划了一批建设项目,充实了项目储备库,为“十二五”期间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明晰了方向。

(四)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始终坚持把生态保护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总投资8220.5万元实施了退牧还草、沙漠化土地治理、湿地保护、河道治理等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切实强化青海湖流域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机制逐步完善。封湖育鱼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制定出台了《关于偷捕、贩卖湟鱼资源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等系列规章办法,累计查获案件21起,促进了湖区渔业可持续发展。环保执法监察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依法淘汰了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污染源管控机制不断完善,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排放许可制度以及项目建设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得到全面落实。按照污水零排放、粉尘零污染的“两个零排放”要求,重点对全县煤炭企业、非煤工矿企业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全年重点工业污染源重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万元GDP能耗下降8.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7.4%,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城镇面貌不断改善。狠抓城镇监管工作,公安、交警、工商、建设、城管、环卫等部门协调联动,开展了交通、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有效治理了商铺占道经营、污物乱倒、机动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按类划分了县城经营区范围,建立了“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制,个体工商户经营行为逐步得到规范。开展了全县临街商铺及单位门牌藏文用字检查,市面藏文社会用字进一步规范。结合“周五卫生日”爱国卫生月活动,扎实开展了城乡环境卫生和餐饮卫生专项整治活动,对一批重点路段、重点部位进行了集中整治,并加强对整治区域的后期监控管理,整治成果得到了有效巩固。狠抓城镇亮化、绿化、净化、美化工作,及时更新了路灯、环卫设备等市政基础设施,投资138.1万元栽植各类苗木19.4万株,绿化总面积达到1.8万平方米,城镇环境面貌大有改观。农牧区基础设施管护工作不断深化。按照年初召开的农牧区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工作专题会议要求,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在进一步巩固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县、乡、村三级联动管护机制,建立健全了资金支持、评比奖励等管护机制,并成立了相应的管护小组,配备了管护设备,强化了业务培训。年内共投入资金97.2万元,养护农村公路876公里,群众对路况的满意度达95%以上;在全省牧区率先实施了电力设施管护工作;全县各项水利工程均发挥了正常效益,设施完好率保持在95%以上。农村公路、水利设施、电力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工作逐步趋于规范化、常态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进一步增加民生、社会事业投入,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的资金达到4.56亿元,占全县财政支出的70%。严格执行“乡财县管乡用”和“村财民理乡代管”制度,保证村财力“一站式” 拨付到位。成立了鑫湖国有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了公益性项目融资担保作用。

(五)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教育教学设施,提高了办学水平。落实政府平台贷款资金7700万元,争取校安工程、二期初中建设等项目资金1509.55万元,率先在全州范围内启动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县民族中学,沙柳河镇、哈尔盖镇、泉吉乡寄校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完成投资5983.92万元,完成总工程量的70%。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开展“两基”迎国检工作,“两基”各项指标均达到国检要求,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得到全面落实。认真开展了教育体制改革工作,取消了民族寄宿制学校“月假”制度,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在全县公益性岗位中公开招聘学校后勤服务人员123名,完成培训并按岗位需求分期实施聘用上岗。文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快,累计投入30万元用于文化产业发展。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着力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化发展路子,初步拟定了《刚察县文化产业发展园区建设规划》;电视专题片《开湖之谜》、《依恋仙女湾》分别荣获青海省文艺专题片和广播电视文学类一等奖;成功举办了青海省首届群众舞蹈大赛,县草原艺术团在大赛中荣摘桂冠。集中整治了县城文化市场,有效遏制了各类非法经营活动;认真实施了农牧区电影放映和“农(牧)家书屋”工程。卫生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加强。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参合率实现全覆盖,参合金由114.3元提高到了170元,补偿金发放面进一步扩大。深入开展了健康档案建档工作,农牧民、城镇居民规范建档率分别达到76.3%34%。在全县卫生医疗机构实行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试点单位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到35%,为群众让利138万元。强化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认真开展了灭獭拔源和各类疫苗接种工作。投资1195万元,实施了县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建设项目,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强化妇幼保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强化出生缺陷干预,努力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5.43‰以内。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不断加大。举办了全县第一次企业用工签约会,为劳动力供需双方搭建了一个面对面、零距离的对接平台,推动了城乡富余劳动力的就地、就近转移;整合各类劳动技能培训资金165.26万元,加大了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在此基础上,以游牧民定居、乡村水电路等建设工程为依托,开展工地直培,10%从事简单劳动的普工转化为技术工,人均收入比普工高出5千余元,其中20名技术工在2010年度刚察县农牧民技能大赛中获得优秀选手荣誉称号。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2010年全县共转移劳动力4543人,实现劳务收入1897.2万元,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完善。通过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扩大就业再就业渠道,安置退伍军人8名,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93人;在全县范围内公开聘用工作人员20名,有效缓解了热水煤炭产业园区和县政府网站工作人员匮乏问题。见习岗位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生活费标准提高到了每月1000元。积极落实产业扶贫和定点帮扶措施,2000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参保率不断扩大;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医疗救助资金、城乡低保金、救灾资金、城镇廉租住房补助金按时足额发放。新型农牧区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参保率达到81.36%。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扎实开展。开工建设廉租住房240套、农村奖励性住房100户、农村危房改造290户、游牧民定居房850户,有效解决了农牧民和城镇困难家庭住房难问题。特别是在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中,县政府通过财政支农融资担保贷款1000万元,为每户解决5万元自筹资金,并给予连续三年的贴息扶持。同时,按照适度集中的原则,积极引导牧民群众向县城、乡镇所在地集中,集中建房比例达到100%。

(六)社会大局和谐安定。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政府的第一责任,健全长效机制,强化督促检查,依法及时、妥善取缔了3个非法组织。加强维稳预防和应急管理工作,促进了维稳工作的规范化和常态化。继续加大了“平安寺院”建设力度,全面落实宗教寺院社会化管理工作,将寺院各项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当中,逐步解决了寺院通路、通水、通电、通讯等问题,累计安排专项资金140万元,对各寺院经堂进行了维修,落实了寺院民管会主任和成员工作报酬,全县符合条件的在寺僧侣纳入了农村低保、五保供养范围。狠抓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县级领导干部接访日、“三官两员”进村入户制度和“三调联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制定了《关于建立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对接机制管理办法》等9个相关规定,全县共发生各类矛盾纠纷185件,成功调处180件,调处率达到97%,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合理解决。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了“平安刚察”创建、“三无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一系列活动,针对赌博、打架斗殴等现象开展了8类专项整治活动,举办无业青少年劳动技能等培训班28期,无业青少年遵纪守法的意识得到了明显提高,年内未发生任何群体性事件和重大治安案件。狠抓学校安全工作和法制宣传教育,维护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通过扎实有效地工作举措,全县社会治安状况继续好转,群众安全感继续上升,在省综治委就全省范围内群众对安全感受情况、对社会治安状况好转认知等十一项评比活动中,均位列全省前十名。狠抓市场监管工作,市场供应和价格涨幅基本保持稳定;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逐步向制度化、科学化发展,杜绝了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各项保障工作,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认真开展人口普查工作,全面完成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调查登记工作。高度重视和支持群团工作,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建设、双拥共建成效显著;充分发挥了审计、气象、档案、残联等部门的积极作用,各项事业都有了新的发展。

(七)政府效能不断提升。不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撤并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围绕“抓作风建设、促工作落实”主题实践活动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狠抓政府作风建设,建立健全了涉农项目领导监督责任制等工作机制,机关效能得到提升。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把《政府工作报告》分解为政府工作要点,严格进行跟踪问效和督查,年初县政府确定的十项重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积极推进政务公开,电子政务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序进行。坚持依法行政,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得到提高,“五五”普法工作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加强项目、资金监管,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政府廉政建设得到新加强。主动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32件、政协委员提案12件,办复率均为100%

为抢抓国家和省上支持藏区发展的政策机遇,我们从年初就着手研究“十二五”发展问题,较早形成了“十二五”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框架体系,编制出了质量较高的全县“十二五”规划建议和纲要。《纲要》把“十二五”时期刚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归类为四个方面、二十个大类,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科学性。《纲要》关乎未来,请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认真审议。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为今后更好更快发展进一步夯实了基础,也为完成十一五”规划画上了句号。回首十一五,我们经历了低温冰冻、干旱风灾等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经受了金融危机、宏观调控等复杂多变形势的重大冲击,也收获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建设全面加强的成功喜悦。纵观“十一五”,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五年是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科学发展之路、丰富发展内涵的五年,也是发展最好、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回顾过去的发展历程,我们有许多值得认真总结和长期坚持的经验。一是加快发展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我们始终把转变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首要前提,不断解放思想,通过加快对县域经济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全力建设“三大经济板块”——这个符合我县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按照既定目标,广大干部群众不断更新观念和转变工作方式,从而形成了保稳定、促和谐、谋发展的良好工作氛围,确保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有效推进。二是加快发展必须发挥产业优势。“十一五”以来,我们紧紧依托区位优势和品牌优势,大力发展和调整农牧、工业、旅游等产业,培育和构建了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框架。在保持农牧业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热水煤炭资源和环湖旅游资源优势,狠抓工业、旅游业建设,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十五”末相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19亿元,增幅达143.88%,农牧业增加值增长1.13亿元,增幅达94.9%,工业增加值增长0.88亿元,增幅达818.22%,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9亿元,增幅达106.77%,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40.89:14.33:44.78调整到32.7∶27.5∶39.8。“十一五”期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5.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6.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7.7%。资源优势得到了有效发挥,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潜力进一步增强。三是加快发展必须依托项目支撑。“十一五”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抢抓机遇争投入,招商引资上项目,累计实施项目221项,完成县属固定资产投资9.92亿元,年均增长38.3%,是“十五”期间投资总额的2.17倍,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位全省前列。全县村级通电户从“十五”末的30%提高到83%,农村公路通达率从“十五”末的16%提高到83.9%,人畜饮水半径从“十五”末的2至3公里缩小到0.8公里,暖棚覆盖率从“十五”末的37%提高到48%。农牧、水利、交通、电力等一大批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项目的顺利实施,夯实了农牧业产业化基础,增强了工业发展后劲,加快了城镇建设步伐,不仅有力地改善了城乡面貌和居民生活条件,也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四是加快发展必须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十一五”以来,我们始终把为民执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于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落实“两免一补”经费2671万元,化解“普九”债务726.3万元;累计为参合农牧民报销医药费1100.15万元,发放各类救助资金377.5万元,建设保障性住房2550幢。通过千方百计加大投入,有计划地解决了与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就医、就学、行路、取暖、饮水等问题,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使我们的工作获得了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各位代表,发展历程令人难忘,发展成就令人欣慰,发展势头令人振奋。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州委、州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各族干部群众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应对挑战、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县各族干部、工人、农牧民、知识分子,向驻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省州驻县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刚察发展的各界人士和朋友们,向各位代表、委员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的发展水平与其他周边兄弟县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低,缺乏后续主导产业,村干部、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经营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群众增收空间有限;由于缺乏项目支撑,强势推进生态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速度仍然缓慢。二是工业园区的资金筹措渠道比较单一,建设资金主要靠项目争取和县财政的部分投入,不能满足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园区骨干道路、供排水等管网以及附属配套建设已不能满足入园企业的发展需求,资金不足和融资能力差已成为园区发展最大的瓶颈。三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仍然不足,特别是重点景区和城市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缺乏;藏城建设投资渠道单一、项目落实难度大;旅游文化商品的开发、生产、经营尚没有形成规模,旅游产品单一,无法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四是机关效能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发展环境亟待进一步优化。对于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研究和改进。

二、2011年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措施

各位代表,刚察的发展已经迈进十二五时期。未来五年,是我县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新一轮大开放、大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11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州委十届八次全体会议和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体会议精神,全力推进生态畜牧业循环经济区、热水省级煤炭产业园区和以高原生态旅游为主的“高原海滨藏城”等“三大经济板块”建设,更加重视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县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4.5%和10.8‰以内。

实践证明,我们确定的着力研究并全力推进以畜牧业、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三大经济板块”建设思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推进效果看,热水煤炭产业园区已列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子项目范围,并上升为省级产业园区;生态畜牧业循环经济区和措温波藏城建设一直倍受省州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关注,刚察参与区域竞争的优势和条件更加突出。这些工作目标符合形势发展需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符合刚察发展实际,也得到了省州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和群众的普遍认可,这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继续咬住既定目标不放松的信心。实现既定目标,我们必须扎实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概括起来就是:全力推进“三大经济板块”建设,更加重视社会事业发展和改善民生,扎实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推进“三大经济板块”建设,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快速发展。

——全力推进生态畜牧业循环经济区建设,把解决三农问题落到实处。

继续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类项目,争取各方投资,进一步加快“一个园区”和“六大基地”建设步伐。“一个园区”即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园(扶贫)建设项目。按照特色产品加工区、交易区、产品展示销售区等功能分区,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有效整合各类资金,全力建设投资1.2亿元的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园(扶贫)建设项目。通过大力扶持培育入驻产业园专业合作社,发挥产业园辐射带动“六大基地”、基地引领合作社、合作社组织农牧户参与的作用,使产业园区真正成为拉动农牧业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力实体,促进生态畜牧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六大基地”就是:草产业基地,要通过牧草生产基地和牧草加工基地建设,使牧草生产、加工、销售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年内确保完成10.97万亩的饲草料种植任务;配备各类机械设备力争在全县新组建牧草种收队9个;继续扶持现有的3个饲草加工厂建设,年内完成主要草产品的商标注册登记,达到年产草粉13.5万吨、草颗粒2.85万吨、裹包青贮饲草36万吨的加工能力,初步满足全县育肥20万牲畜的饲料需要。绿色畜产品基地,要继围绕试点户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整合定居房、围栏、暖棚、注射栏、羊板粪发酵池等设施建设,探索符合刚察实际的标准化绿色生产模式,并通过示范点的建设,带动村、镇开展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良种繁育基地,在秀脑地区新建一处占地1500亩的良种选育中心,进一步带动核心群牧户发展良种繁育经济。继续加大藏羊、牦牛良种选育、推广力度,加强技术人员和周边农牧民的培训,逐步扩大基地核心群建设。积极探索良种推介、选育方式,建立优胜劣汰的种群选育、扶持模式,促进良种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畜产品加工物流基地,不断促进龙头企业的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创建自己的品牌,促进专业合作社继续开展“大白毛”竞拍、订单销售,探索建立更加规范、便利的牧区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形成辐射周边的畜产品集散贸易,促进区域畜产品流通经济的发展。牛羊育肥基地,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牛羊育肥点28处,扶持建设暖棚、土井、畜圈、储草棚以及围栏、注射栏等设施,力争在3年时间内建成8—10处标准化养殖基地并得到认证,使全县集中育肥牛羊规模达到20万头只以上。科技培训基地。通过整合藏系绵羊产业化生产配套技术推广项目、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项目等,不断壮大以培训中心、实训基地和农牧民培训工程为主的科技培训基地建设,在种植农业科技试验田,优质牧草试验田,购置实训农机具、设备,扩大白牦牛养殖种群,建设饲草料加工车间等方面形成技术规范的示范、实训小区。

继续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抓好集约化的提质、增效工作,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和效益增长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完善奖励扶持政策,加强专业组织建设,加快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特别要积极探索集约化经营中打破传统行政区域界限限制,坚持以市场为主导对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促进生产资料跨区域集约。

继续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国家、省、州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农牧区配置、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的政策机遇,重点办好秀脑、瓦颜、外疆及青大麻地区的水、电、路、房等农牧民最期盼解决的实事,不断改善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夯实农牧业、农牧区发展基础,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

继续加大扶贫力度,鼓励有经验、有实力的大户对流转的草场、耕地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并借此引导流转草场的贫困户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积极开展对口帮扶衔接工作,争取更多的扶贫项目资金落到实处,集中力量改善贫困地区、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条件。

——全力推进热水煤炭产业园区建设,把工业提速增效落到实处。

以热水煤炭产业园区升级为省级工业园区和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热水煤炭园为契机,抓紧编制产业园区建设规划。继续加强与省州发改、电力、建设、交通、水利等相关部门的衔接,完善园区融资贷款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热水煤炭产业园区电网结构,积极推进园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推进原二尕线改道、水源地建设、热水产业园区城镇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申报建设工作,加快园区建设步伐。狠抓已立项和落地工业项目的督促检查和跟踪服务工作,确保青海义盛选煤有限公司210万吨洗煤厂二期项目、总投资9500万元的青海海润300万吨洗煤厂、总投资8800万元的青海宝华矿业热水储煤园项目、总投资1.4亿元的青海盛鸿矿业有限公司热水汽车物流园项目完成建设任务;力争青海奥凯煤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500万吨洗煤厂完成一期基础设施、厂房、挡风墙及设备安装调试等建设任务;抓好西海煤炭先锋45万吨矿井、奥凯江仓90万吨矿井建设任务。积极与青藏铁路公司衔接,尽快将哈尔盖火车站煤炭储运站点搬迁至园区。紧紧抓住东部产业调整向西部转移、国家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机遇,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全力推进措温波藏城核心区建设,把提高旅游综合服务能力落到实处。

高标准推进措温波藏城建设,加快以“藏城圣坛片区、藏情天堂片区、高原海滨藏寨片区、生态林卡片区”为主的“青海省措温波藏城精品核心区”建设,今年4月前完成措温波藏城核心区房屋拆迁安置任务。加强同省州相关部门的衔接,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扶持,重点搞好城镇交通、水源设施、电网改造、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城镇的长远发展开拓空间,打好基础。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参与城镇开发和建设,鼓励投资商到藏城核心区开发建房,引导有经营意识和一定技能的农牧民“离耕”、“离草”,到核心区购房、务工经商,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吸引农牧区富余人口向核心区集中,发挥核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开展“旅游项目推进年”活动,继续打造以“湟鱼家园”为主的“鱼文化”品牌,加紧“湟鱼家园”二期、三期工程的实施,完成“湟鱼家园”过鱼通道项目建设。继续以青海湖观鱼放生节、青海湖圣水沐浴节、“七月草原瓦顿节”等节庆活动为依托,以新闻、网络媒体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刚察的对外知名度。继续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全力打造环湖观光旅游服务经济带。

(二)更加重视社会事业发展和改善民生,不断推进协调发展。

——更加重视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农牧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步伐,力争今年8月底全面完成布局调整工作;完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加强教师队伍和学校管理队伍建设,继续抓好“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扎实做好“两基”迎国检工作,抓好档案建设,确保“两基”巩固提高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积极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发展民族教育,深入推进“双语”教育。加强学前教育,全力实施好青海藏区“双语”学前教育项目和农牧区学前教育推进试点工程,力争年内改造、新建9所乡村级幼儿园。

——更加重视强化医疗服务水平。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视县藏医院建设任务,着力加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针对群众对卫生系统服务普遍不满意的现状,今年在全县卫生系统全面深入地开展一次“服务质量提高年”活动,建立由监察、人事等部门和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的严格的考核机制、考评机制和淘汰机制。要进一步强化卫生医疗机构管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同时,要不断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健全完善新农合报帐制度,为农牧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切实抓好重大疾病防控和地方病防治工作,针对困扰农牧民群众的乙肝、肺结核、性病等重点疾病,逐步对全县农牧民群众进行体检,并制定有效防范措施。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相关政策,增强计划生育综合服务能力,积极开展生育关怀行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更加重视提高文化承载能力。紧紧抓住中央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机遇,加快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逐步改善文化设施条件。全力以赴抓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利用,集中力量建设集文化品鉴、历史寻根、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为主要内容的“刚察县文化产业发展园区”,积极开发一批具有地域优势的文化旅游产品,凸现地区整体形象。积极开展文化下乡和民族歌舞演艺活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扎实推进民族体育发展。

——更加重视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继续适度整合各类培训资金,并积极争取各类培训项目,解决培训资金不足问题;根据农牧区劳动力的特点,做好培训前的摸底调查、宣传发动和培训后的跟踪就业等服务,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继续开展“企业用工签约会”等活动,采取工地直培、定向培训等形式,切实增强培训效果。根据现有企业和新引进项目的用工要求组织培训,做到培训与企业需求对接、与就业对接,切实解决本地企业用工不足、当地剩余劳动力不能就近、就地就业等问题。

——更加重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造性贯彻落实各类就业政策,加快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机制,重视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训,加强就业困难人员援助,鼓励劳动者灵活就业,合理开发公益性岗位,建立动态援助机制。推进城乡养老扩面提标、低保调标;推进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巩固和扩大新农保工作成果。加强对残疾人、农牧区特困群众等弱势群体的救助和帮扶,引导困难群众不断提高生产生活水平继续狠抓游牧民定居、农村危房改造、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逐步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重视游牧民定居配套工程建设,想方设法解决特困户住房问题

(三)扎实做好六项工作,着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扎实做好项目建设。切实做好已落实项目的建设工作,重点实施好县城集中供热二期建设、城镇廉租房建设、乡镇文化站建设、党政业务用房建设、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场馆、城区道路建设、环青海湖北岸集镇整治工程等项目,继续保持项目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强势拉动。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扶持藏区发展的政策机遇,把握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加强有效对接,积极争取落实一批重大项。继续安排专项经费,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努力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紧紧做好立项项目的跟踪服务和汇报衔接工作,确保新增项目不断档、有效投入不减速。按照“十二五”规划、《生态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区建设规划》、《青海省热水煤炭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和《青海省措温波藏城近期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精心谋划一批生态环境保护、农牧业开发、煤炭洗选加工、城镇开发建设等项目,不断充实项目储备库,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扎实做好生态保护。坚持保护和建设并举,抓好退牧还草、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河道治理等重大项目,遏制草地生态环境的退化;切实落实好减畜、管护措施,推行草畜平衡。结合生态补偿、禁牧、休牧等重点工作,统筹规划全县退化草地禁牧、休牧区域,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要更加重视城镇绿化和公益林建设,巩固提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严格执行煤炭企业准入制度,实行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对全县境内各企业、场矿的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进行逐一检查,坚持做好“两个零排放”和重点工业污染源、重要污染物排放达标工作。

——扎实做好改革创新。深化财政改革,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积极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大对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加强国资监管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系和投融资管理平台,研究热水煤炭产业园区管委会财力增长机制和收入激励机制。深化农牧区综合改革,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发挥好乡镇政府的服务职能,主动参与到项目设计、施工和验收的各个环节中,主动参与到旅游开发、小城镇建设、农牧民建房、各类节庆活动举办以及教育卫生、劳动力转移等各项工作中。继续推进农村公路、人畜饮水管道、电力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的管护工作,加大对各专业服务小组成员的培训力度,巩固和完善县乡村三级管护模式,实现农牧区公共基础设施管养规范化、制度化。要扎实做好涉农项目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层层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规范建设市场,强化项目质量和资金运行监管,强化项目的三级验收机制,确保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建设。

——扎实做好城乡一体化建设按照以民本理念改造老城区以精品理念建设新城区,以统筹理念发展镇村以创新理念管理城乡的思路,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要加强游牧民集中定居点等新建住宅小区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各类集中住宅小区的社区化管理水平。要努力构建城乡统筹发展、以工促农、以藏城带乡镇的发展机制,培育和发展商铺经营、餐饮服务、交通运输、牛羊育肥、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等后续产业,不断提高城镇自我发展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坚持资金继续向村倾斜、基础设施向村延伸、公共服务向村覆盖,努力改善集镇面貌继续抓好新农村新牧区示范建设工程,解决好住房设计特色不鲜明、只见新房不见新村和游牧民定居点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不配套问题,努力营造整洁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县城和乡镇所在地“治脏”、“治乱”为重点,强化城乡管理,继续深入开展交通秩序、市场秩序和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强力整治城乡乱停乱放、乱设乱摆、污物乱倒等行为。

——扎实做好社会和谐稳定工作。继续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认真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及防汛工作,全力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作用,不断深化“三排查,三落实”工作,切实解决好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类突出问题,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继续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大接访”、“三官两员”进村入户和“三调联动”工作,深入推进“平安刚察”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对群众普遍关注的各类治安问题进行专项打击,特别要加大对赌博、偷盗等违法活动的专项整治,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公安机关要规范执法行为,不断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不断提高执法水平。继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继续完善寺院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推进宗教寺院社会化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稳定措施,努力维护全县大局和谐稳定。

——扎实做好政府自身建设全面落实建设团结干事班子、培育激情干事队伍、弘扬踏实干事作风的“三个干事”新要求,使讲团结的干部有尊严,给有激情的干部以机会,为能干事的干部搭舞台,让干成事的干部有位子,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和强大动力。以纪检监察机关为牵头单位,对公务员为民服务、履职等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及时纠正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提高服务意识,维护群众利益。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把“学习和解放思想”作为机关工作的着力点,在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等方面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综合素质,促进干部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和工作措施,不断提高岗位履职能力。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积极为牧民群众提供“双语”服务、人性化服务,特别是在驾照、营业执照办理、医疗费用报销等各类服务窗口业务工作中,使用“双语”公示、流程,切实为广大群众提供便利。要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充分发挥其公开信息、宣传政策、引导舆论的作用,提高政府行政工作的现代化水平。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启动“六五”普法。依法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及时报告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决议、决定,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主动听取人民团体的建议和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

各位代表,“十二五”开局之年,充满新的机遇,面临新的挑战,孕育新的希望。让我们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开阔的眼界,更加实干的精神,更加昂扬的斗志,团结一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发图强,为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刚察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