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5日 消息来源:县政府办公室

──2013年1月14日在刚察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县长  晁世海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2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2年,全县上下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两新”目标、“三区”战略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提出的“把海北建设成为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先行区”的工作目标,突出“三大经济板块”,着力推进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建设,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85亿元,同比增长30.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5:59.4:22.1;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23.6%;完成县属固定资产投资10.86亿元,同比增长4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亿元,同比增长1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583元,同比增长13.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498元,同比增长23.5%,超额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三个突出、六个加强”。

(一)突出循环经济理念,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建设稳步提升。围绕生态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按照“园区带动、基地辐射、区域接续、循环发展、全面推进”的思路,以生态畜牧业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为核心,以六大基地为依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通过争取项目和资金整合,全力推进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引进5家企业和7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入驻,培育龙头企业1家,特色产品加工和品牌化建设初见成效。全力促进六大基地建设,完成投资3065万元;良种繁育基地良种母畜达1.1万头(只),推广良种1800头(只),全县良种比例达到60%;牛羊规模示范养殖基地订单销售牛羊19.41万头(只),羔羊出售14.02万只,形成规模养殖点40个;草产业基地总投资2000万元的万吨级饲草料加工厂基本建成,为禁牧减畜后设施养殖提供了保障;绿色畜产品基地投资82.5万元养殖藏羊3000只,新建绿色生产示范基地1处、无害化有机肥处理点8处畜产品加工物流基地引进7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入驻,已开始菜籽油、牛羊肉、黄蘑菇、藏服和标本等产品的生产加工;科技培训基地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组建了农牧民就业技能培训中心,举办农牧民科技培训班24期,受训人数达1648人(次),有效加快了劳动力转移就业。围绕农牧业增产,坚持用工业化理念提升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和科学化发展水平,全年实现农牧业增加值4.22亿元,同比增长6.33%;全县播种各类农作物7.08万亩;繁活各类仔畜50.91万头(只、匹),繁活率达到83.6%;总增各类牲畜49.9万头(只、匹),总增率为49.2%;出栏各类牲畜51.9万头(只、匹),出栏率达到50.9%;出售各类牲畜48.39万头(只、匹),商品率达到47.4%;牲畜繁活率、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提高0.56、0.97、2.62和3.26个百分点;生产牛奶1.5万吨,各类肉食品1.17万吨。围绕农牧民增收,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州强农惠农政策,发放各类惠农补助资金7603.66万元;充分发挥农牧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4510户农牧户参与集约化经营,规模流转草场117.18万亩、经营牲畜25.09万头(只);投资2874.27万元完成了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3个示范点建设任务,为发展生态畜牧业起到示范作用;以农牧业科技创新为目标,实施“两年三胎”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二)突出产业园区建设,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不断克服煤炭市场疲软、产品价格下跌和木里地区煤炭资源整合煤源趋紧等不利因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促进园区建设,以煤炭加工为核心的热水煤炭产业园区、以农畜产品加工为核心的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以清洁能源为核心的光伏产业园区建设规模逐步壮大。各园区内共落户企业25家,投产企业6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32亿元,同比增长78.1%。入驻热水煤炭产业园区的瑞众120万吨尾煤加工、海润300万吨洗煤等项目建成试产;百生(二期)180万吨洗煤、盛鑫300万吨洗煤、恒科300万吨洗煤、盛鸿物流园、畅达物流园等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完成洗精煤156万吨,免洗煤37万吨。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投资4682万元实施了扶贫加工车间、菜籽油加工区和羊毛被加工区、牛羊肉熟食品加工区厂房及基础设施建设,雪舟三绒、草原肉食品等5家入园企业项目建设顺利开展。光伏产业园区引进了6家企业入驻园区,开工实施了投资12亿元的一期项目,完成投资6.8亿元。着力提升服务水平,扎实开展“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活动,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积极争取发展资金,及时协调解决企业融资、用电、用工等困难问题27件;首次组织开展了银企对接活动,全年银企达成贷款意向协议12个,实现企业融资2.95亿元;主动服务企业用工需求,组织开展企业用工推介会,为园区企业免费培训人员300余人次,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三)突出海滨藏城建设,生态旅游经济彰显特色。积极打造高原海滨藏城品牌,全力推进藏城核心区建设,实施了总投资3.5亿元的民族民俗文化展示馆、拉色波商业街、藏寨片区等藏城重点工程;完成了总投资1120万元的仓央嘉措文化广场、总投资230万元的丹布尔广场等工程;年内完成投资1.08亿元。积极打造特色旅游景点,全力抓好以“鱼文化”和“祭海文化”为主的 “青海湖文化”品牌,积极打造“一山(年钦夏格日山)、一河(沙柳河)、一湖(青海湖)、一岛(鸟岛)、一祠(昆仑神祠)、一园(湟鱼家园)、一湾(仙女湾)”等旅游景点建设;不断挖掘宗教文化,投资350万元完成了年钦夏格日山昆仑神祠主体建设;完成了湟鱼家园维修整治、水上地质公园、四面景观湖和梵音风语林卡建设。积极推进旅游宣传推介,成功举办了第五届青海湖观鱼放生节、第二届青海仓央嘉措情歌音乐会精心在青岛、江西、台湾等地举办了旅游宣传推介活动,高原海滨藏城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积极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开展掐丝唐卡、圣湖哈达、环保宝瓶、玛尼石刻、动物标本等具有地方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的精深加工,逐步实现规模经营。积极完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新建宾馆3家,日接待游客能力达1600人;投资120万元加大了乡村旅游设施建设力度,全县农(牧)家乐达到19户,其中星级农(牧)家乐9户。全年累计接待旅游人数达58.7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94.75万元,同比增长114%和113.6%。

(四)加强财政金融工作,切实增强发展活力。不断深化财政改革,积极推进部门预算、集中收付管理、政府采购、乡镇财政管理、财政绩效考核等改革工作,财政科学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狠抓税源培育,不断提高财政收入,地税热默分局完成收入8311万元、县国税完成收入401万元、县地税完成收入3051万元,全县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强化财政支出管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全年完成财政支出11亿元,其中用于民生事业的投入达8.7亿元,占全县总支出的78.3%。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各类经济组织和农牧民群众的扶持力度,全县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达3.46亿元,贷款余额达3.99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达3.69亿元,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不断提高融资平台建设水平,充分发挥鑫湖投资公司融资平台作用,融资6000万元支持了热水煤炭产业园区、仓央嘉措文化主体公园和藏城核心区的开发建设,通过盘活国有资产,有效缓解了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

(五)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投资8450万元实施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三北防护林、土地整理、退牧还草等生态保护项目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加大绿化美化力度,投资519万元栽种各类苗木126万多株,绿化面积达6.7万平方米。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发放奖补资金6795.48万元,实行草场禁牧460万亩、草畜平衡596.9万亩,减畜13.25万个羊单位。实施了草原有害生物防治80万亩,加大了湟鱼、普氏原羚等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扎实开展了“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煤炭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和“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严肃查处3起非法开采、滥采乱挖、偷采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采矿企业和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积极配合做好木里煤田资源整合工作。扎实履行环保行政执法监督管理职能,严格执行环境监管制度,落实节能减排和环评机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计划之内,实现万元GDP能耗下降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 4%。

(六)加强项目投资拉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年共实施项目143项,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基础设施方面先后实施了投资9888万元的热水奥凯路、贡公麻路、物流巷、集中供暖10千伏/35千伏配电工程,投资1680万元的藏城环城南路,投资3162万元的党政业务用房,游牧民定居点10千伏配电线路工程,投资3119万元的刚察县城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4.5%。进一步加强农牧区水电路等工程的争取、落实力度,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563.9公里,行政村农村公路通达率100%、通畅率25.8%;农牧户通电率达到87%;饮水半径缩短至0.8公里。不断加大百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暨村容村貌整治力度,按照点线面结合、整村推进、连片建设的原则,投资1.07亿元在哈尔盖镇塘渠村、沙柳河镇红山村等27个村实施了三清三建三色调和五通八有十配套的村容村貌整治和特色村建设。实施了村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24个项目,受益农牧民达1482户。全面实施4个示范型、8个标准型游牧民定居小区建设,投资2797万元完成小区水电路等公共配套设施。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借助东部产业调整向西部转移、国家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等战略机遇,借助对口援建、青洽会等平台开展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活动,成功签约项目4个,签约资金5.04亿元,到位资金3亿元。不断提高对口援建工作水平,加强与对口支援方的沟通衔接,年内受援资金3630万元,实施了民生项目14项,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全县有12个项目列入2012-2015年山东省对口支援海北州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援建资金规模达1.3亿元,占山东省对口支援海北州援建总资金量的18.59%。

(七)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民生事业协调发展。城乡就业持续扩大。积极实施创业、就业政策,通过项目资金扶持、公开招聘、举办企业用工签约会等措施,着力解决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和剩余劳动力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年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72万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22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组织引导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4994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112.3万元。加强农民工维权力度,追讨农民工工资520.8万元。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6.7%、98.33%、97%、96.14%和100%;贫困群众生活、住房、医疗救助机制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对象、五保户等贫困群众保障大幅提高,全州首个村级敬老院投入使用,救灾救济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发放各类保障金及生活补贴2769万元;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游牧民定居房、奖励性住房、危房改造等保障性住房1280套,有效解决了群众住房困难问题总投资2639.22万元分别在14个村实施了整村推进、异地搬迁和连片开发等项目,受益人口达到5847人,实现稳定脱贫1300人。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继续巩固扩大“两基”成果,稳步推进“双高普九”工作;投资2058.58万元实施了县民族寄宿制初级中学神华图书馆、2所幼儿园、4所学校食堂、5所学校局域网和5所幼儿园的供暖设备等建设项目;落实新经费保障机制、营养改善计划、中小学取暖费等资金1560.78万元和学前教育各项经费139.69万元;招聘双语教师10名、补充编外幼儿教师19名,培训教师2042人次,师资力量和水平不断提升。文体广电事业快速发展。切实保护文化旅游品牌,依法注册了仓央嘉措、梦之湖等商标。出版发行了《记住,我就在湖畔等你》、《鸟的那些事》等文学影视作品。大力开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坚持送戏、送电影、送书籍等文化下乡活动,积极举办广场文艺演出、慰问演出等群众文体活动,组织文化下乡活动13场(次),电影下乡300场(次),观众人数达2.6万余人(次)。投资289.7万元实施了“户户通”项目,解决了5466户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文化经营场所市场监管和巡查力度不断加大,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全部挂牌运行。卫生和人口计生事业健康发展。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认真实施卫生民生工程,大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努力提高群众健康水平。投资1390万元实施了藏医院制剂中心、藏医院改造工程、卫生院等项目,配备了CT、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大型医疗设备积极引进专业人才,组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参加省、州、县各类培训516人次,提高了医疗工作水平。续深入贯彻落实“奖励扶助”、“少生快富”和“特别扶助”三项制度,全县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2.8‰和7.7‰以内不断加大卫生城镇建设力度。创建省级卫生城镇工作取得实效,落实各类资金1393万元配备了环卫设备,大力开展城市交通、市容市貌、市场秩序整顿,进一步理顺了城镇管理体制,城镇面貌进一步改善。

(八)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多网合一、网中有格、责任明确、部门联动、格中定人、各负其责”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和“人在网中管理,事在格中解决”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本着“搬得出、住得稳、能发展、促和谐、更幸福”的目标,积极探索具有牧区特色、刚察特点的游牧民定居小区社会管理路子。扎实开展维护社会稳定、“三包三抓”、“三官两员”进村入户和“六五普法”工作,治安联防、矛盾调解、三调联动、平安创建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县乡村三级防控网络体系更趋规范,刑事、治安事件明显下降,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7件,办结25件,办结率达93%;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96件,调处193件,调处率达98%。投资321.5万元实施了5座寺院的经堂维修工作。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工作方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全县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九)加强政府效能建设,全面提升执政水平。依法行政得到加强。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完善考核体系,加强部门协调,对全年政府重点工作进行跟踪问效和督查,对政府重大决策实行主动报告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县人大各项决议,主动听取政协、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团体的意见。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增强法治观念,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规范权力运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机构编制核查顺利完成。认真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政府行政透明度不断提高。机关作风得到改进。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阳光政务、加强廉政建设,成立了刚察县行政审批与社会保障中心,18家职能部门入驻政务大厅,开设34个便民窗口,开展“一站式”便民服务,极大提高了为民办事的效率。廉洁从政得到强化。积极开展政府系统执行力建设年活动,加强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检查,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深入开展执法监察和纠风治理工作。认真执行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矿产开发、经营性土地出让招投标制度,加强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着力构建完善有效的廉政监督机制。同时,强化统计、审计部门职能作用,公开审计结果;档案、残疾人、老龄、妇女儿童、红十字、防震减灾等各项工作不断加强。

各位代表,2012年,面对严峻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经济下行的压力,全县上下用智慧和勇气、团结和拼搏,在迎接挑战中逆势而上,在攻坚克难中加快发展,圆满完成了既定目标,取得了好于预想的成绩,各项事业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县各族干部、工人、农牧民、知识分子,向驻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省州驻县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刚察发展的各界人士和朋友们,向各位代表、委员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许多困难,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态畜牧业循环经济建设发展速度仍然缓慢,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高。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渠道比较单一,一些亟待解决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仍未得到明显改善。三是产业循环链条尚未形成,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产业体系培育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旅游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化发展有待加强。五是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后续产业发展缓慢。

二、2013年主要工作目标和总体要求

201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围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两新”目标和“三区”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体会议和州委十一届五次全体会议、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体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把谋发展与惠民生、扩总量与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加快“三大经济板块”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速文化事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

2013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县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旅游收入增长35%。

三、2013年主要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2013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概括起来就是“十个强化,十个提升”

(一)强化结构调整,提升生态畜牧业发展水平。紧紧围绕发展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循环经济区建设,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用发展工业的理念来统筹生态畜牧业发展,将“基地、龙头(合作经济组织)、市场”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把畜产品生产和基地建设作为龙头企业和“第一车间”,加大扶持力度,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和园区建设,依托基地发展培育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饲草料生产加工、规模化特色养殖、肉食品加工等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精深加工,提升加工转化水平,推动全县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实现农牧民增收。全面加强六大基地建设,草产业基地确保万吨级饲草料加工厂建成投入生产,力争高产饲草种植规模达到5万亩,年产精饲料1.2万吨、青干草产品3万吨,满足全县禁牧减畜、舍饲养殖的需求,实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的目标;良种繁育基地开展提质建设和奖补资金直补试点工作,完成种畜串换选留3300头(只),杂色羊淘汰200户;绿色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完成牛羊粪便无害化有机肥标准鉴定,加快申报牛羊肉原产地认证和国家级有机畜产品基地认证;牛羊规模示范养殖基地建设养殖规模在5000头只牛羊以上的规模养殖小区3处,提升集中化、规模化水平;科技培训基地以提高劳动技能培训为主,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拓展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年培训1000人次,就业率达到50%以上;农畜产品加工物流基地完成厂房改造并投入运行,完成农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支持黄玉农场高标准建设千头藏香猪、种猪繁育基地。不断完善集约化运行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抓好5个村的高原生态畜牧业示范点和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引导整合农牧民经营实体扩大规模、提高标准、打造品牌,确保农牧户参与率和生产资料集约率分别提10%、12%,不断夯实农牧业发展基础,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

(二)强化园区建设,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壮大煤炭产业。狠抓工业项目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确保瑞众120万吨尾煤加工和恒科、东明、嘉源、盛鑫洗煤项目一期工程顺利达产;百生洗煤二期180万吨精煤洗选和畅达物流园、宝华储煤园、盛鸿物流园建成并步入正常运营;江仓120万吨洗煤厂技改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园区年洗煤能力达到1000万吨。壮大农畜产品加工业。积极推进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年内引进1—2家农牧业龙头企业入驻园区。扎实推进菜籽油、扶贫、羊毛被和牛羊肉熟食品加工区内各企业开展生产,年产牛肉干600吨、精炼油1500吨、羊毛被5万床、牛绒裤2万件,风干肉200吨。壮大新型产业。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年内实现光伏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做好二期项目土地征用等前期工作,争取开工建设,积极争取沙柳河东西风电场等项目落地。加强企业服务。认真分析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认真研究工业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帮助企业解决各方困难,着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通过采取各项措施,构建以煤炭洗选和煤炭综合利用为主,电力、风能等齐驱并进的工业发展新格局

(三)强化藏城建设,提升生态旅游业发展水平。以藏城建设带动旅游开发。投资1.8亿元完成核心区拉色波商业街、藏寨片区、圣和宾馆等工程建设;完成民族民俗文化展示馆、千户府、演艺中心室内布展设计工作;做好年钦夏格日山昆仑神祠室内壁画、主题雕像、碑林的设计实施和五世达赖圣泉的开发工作;全力打造“鱼文化”、“祭海”文化和仓央嘉措文化品牌,大力开发宗教文化旅游、民俗旅游、休闲旅游、生态旅游等具有地域文化内涵的特色品牌。以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旅游开发。依托藏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整合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点开发一批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带动旅游业快速发展。以节庆活动带动旅游开发。切实举办好建政60周年庆典、青海湖观鱼放生节、仓央嘉措情歌音乐会等大型节庆活动,带动旅游业发展,力争全年接待旅游人数达79.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392.9万元,均同比增长35%

(四)强化生态建设,提升环境保护水平。积极争取实施沙柳河流域综合治理、小型河流域水土保持、城镇绿化、天然草地保护、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封山育林等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全力做好矿区综合治理工作,结合实际,切实做好矿山企业带动群众受益机制,实现双赢目标;强化对矿山企业的监管,严厉打击以环境治理和探矿名义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的违法行为,确保矿产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严格按照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要求,加大草原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的后期管护力度,完成191名管护员培训上岗工作,全面落实7.07万只羊单位的减畜任务。继续完善基础档案管理、减畜措施、补奖措施,规范管理,建立一支完善的县、乡、村三级管理队伍,细化完善草畜平衡动态管理、休牧等长效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州有关节能降耗的方针政策,严格落实节能降耗目标责任,狠抓工业企业节能降耗,提高高耗能行业准入门槛,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积极引导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推进产品、装备结构上档升级,挖潜降耗,培育新的增量,将节能、减排任务分解落实到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确保全面完成节能降耗各项目标任务。

(五)强化项目建设,提升投资拉动水平。超前谋划项目。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不断充实完善项目库,加大与相关部门的衔接争取力度,力争更多项目纳入省州专项规划和投资盘子当中。严格基本建设程序,努力提高项目投资效益。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大力推介招商,不断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优化投资环境,想方设法引进项目,提高项目履约率、开竣工率、资金到位率,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全年争取引资3.4亿元。做好投资工作。重点抓好64项续建和36项新建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县属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2亿元以上;工业投资方面实施好园区企业建设,年内完成一般性工业投资3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施好投资4020万元的藏城核心区主支干道项目、投资3290万元的县城供水管网改建和投资3895万元的藏城集中供热工程,实施好投资3897万元的热水园区察拉路、赞普华秀路、果洛藏秀麻路、贡公麻路等道路建设项目和投资800万元的电网改造项目;把解决农牧区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作为水利工作的重点,抓好投资3221万元的牧草灌溉饲草料地建设重点县、黄河谷地大型灌区建设项目,哈尔盖镇那仁哇玛管道的老化失修改造和解决泉吉乡冶合茂、扎苏合等村饮水困难问题;结合交通“十二五”规划,合理布局路网结构与水、电、游牧民定居小区有效衔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力争用三年时间把我县建成全省藏区农村公路“建、管、养、运”示范县;农牧业投资方面实施好投资1278万元的刚察县农牧业综合开发哈尔盖镇果洛藏秀麻村草场改良项目及草原新账房、畜用暖棚、围栏等设施建设;文化教育等民生投资方面实施好新华书店发行网店、藏医院制剂中心、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等项目建设。切实抓好对口援建工作。实施好刚察县农村危房改造及游牧民定居建设等山东省2012年援建项目7个;积极争取2013年神华集团援建我县措温波藏城民族赛马场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200万元以上。

(六)强化财经工作,提升自身发展水平。搞好重点税源监控,重点扶持煤炭加工业等支柱财源,大力支持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重点税种的税收征管,力争全年完成税收收入1.43亿元,其中地税热默分局完成9970万元、国税完成481万元、地税完成3661万元。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大民生支出,不断提高财政综合保障能力,力争年内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78%以上。完善部门综合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快县、乡财政改革步伐,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加大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企业加强营销,改善服务,增加信贷投放。加大企业的信贷支持,积极组织银企对接,有效解决企业贷款难问题,年内涉农贷款累计发放2.4亿元。

(七)强化城乡建设,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不断完善发展规划,全力做好沙柳河镇总体规划的修编、评审和报批,编制完成31个村庄规划,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力争城镇化率达到46%。不断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积极整合资金,加大有效投入,高标准、严要求重点做好1个村容村貌重点整治村和5个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县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快速发展。不断推进游牧民定居小区标准化建设,全面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便民利民服务,提升管理水平促进游牧民群众快速融入城镇生活。将居住在偏远“三难”(通电难、通水难、通路难)地区的少无畜户有计划的逐步搬迁至水电路“三通”地区,下大力气改善山区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不断加大城镇后续产业培育,健全完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城镇基础设施水平,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强化城镇产业支撑,扩大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形成聚集效应,提升城镇的综合服务能力和带动能力。不断巩固卫生城镇创建成果,推进县城净化、美化、亮化和绿化,加强路灯等市政公用设施管护,大力整治市容市貌和城镇交通秩序,实现创建省级卫生城镇目标,营造规范整洁的城镇新形象。

(八)强化民生改善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努力促进就业。认真落实就业和创业扶持政策,扎实开展就业和创业培训,力争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25人;加强农牧民劳动力转移培训,组织企业开展招聘活动,力争新增转移农牧区劳动力500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200万元。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努力实现应保尽保,不断提升保障水平和层次。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确保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如期完工;完善保障性住房资格认定制度,确保分配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完善贫困群众救助机制,加强救灾救济工作,加大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力度,强化社会福利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关注市场价格变化,及时启动补助机制,确保贫困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不因价格上涨而下降。大力推进扶贫开发。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扶贫项目资金1000万元以上,实施扶贫开发异地搬迁300户、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3个村,年内实现脱贫人口1300人。全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继续落实新经费保障机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着力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继续抓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适龄儿童全员入学,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60%以上,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5.6%以上。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好投资3916万元的165套教师周转房、4797平方米的教学辅助用房和生活用房及教学仪器设备购置等项目。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建设年”活动,确保学校安全和谐稳定,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努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巩固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着力加强卫生服务能力,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强化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落实各级医疗机构绩效考核;整合县人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人力、设备、辅助诊断和药品资源,深入开展基本医疗、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继续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扎实推进出生缺陷一级干预工作,落实计划生育基本项目免费技术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增强文体广电整体实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抓好农牧区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健身器材进寺院、全民健身等工程;清理整顿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扩大广播电视有效覆盖;深入挖掘县域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创作更多更好体现民族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作品;积极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做好重点文物普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缮等工作;扎实做好建政60周年《风雨60年》宣传纪念册和综合影像专题片的制作。

(九)强化和谐稳定,提升社会管理创新水平。扎实有效地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开创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深入开展新一轮平安创建活动和严打整治专项行动,保持对各类犯罪的高压态势。继续强化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引导和法制教育培训工作,扎实做好“三无县”、“六五”普法和“三官两员”进村入户工作,狠抓信访案件办理和矛盾纠纷排查。继续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全力推进寺院社会管理、法制宣传教育和“平安寺院”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宗教寺院“三比一促”、“星级寺院”评定及寺院环境整治年活动,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强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整治工作,适时开展矿山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预防和减少一般事故。 

(十)强化效能建设,提升政府执政水平。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努力营造“讲真话、办实事”的工作氛围,严格执行中央改进作风中央八项规定,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政府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重视学习、坚持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学习考核机制。进一步加强政府能力建设,切实强化服务,推进“三项制度”建设,做到主动服务、创新服务、有效服务,着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确保工作高质量、快节奏推进,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分类分层、分期分批培训各级干部,切实把学习作为提高素质、增强本领、做好工作的根本途径,努力适应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坚持依法行政,促进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各项工作规范化运行。坚持科学、依法决策,完善政府重大事项决策公示制度、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完善行政复议制度。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虚心听取和采纳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意见、建议,主动接受公众和舆论监督,大力促进行政权力依法、公正、有效运行。进一步健全工作落实机制,加大重点工作督查、考核力度,落实具体责任,强化跟踪问效和行政问责,确保政令畅通。加强调查研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和工作联系点制度,畅通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沟通渠道,着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就学、就医、就业和住房等问题,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

各位代表,刚察正在加快崛起,前景无限美好,形势催人奋进,任务艰巨光荣。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实干强县、实干富民的工作作风,坚定信心,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共同创造刚察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为建政6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