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吉滩乡田间学校:农牧民的“财富导师”
(记者 马淑珍 通讯员 程德龙)今年,门源回族自治县苏吉滩乡与县农牧局在苏吉湾村联合开办了养羊牧民田间学校培训班,这是继去年种草知识培训后的再延续,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和积极参与。
苏吉湾村是2009年全省生态畜牧业集约化试点村,具有良好的社会和自然条件,区位优势明显,交通通讯便利,牧业基础厚实,育肥贩运养羊能人多,培训基础牢固。
此次养羊农民田间学校培训班共有学员30名,都是长期从事养羊生产,并主动要求参加培训的。培训内容以绵羊改良,羊病防治,育肥饲料的科学搭配,放牧管理要点,配种及接羔育幼等技术为主。每次培训都要经过“问题的提出→解决方案的讨论和制定→田间实践→结果分析→评估”的思考和讨论过程,确保了培训取得实效。
“我这已经是第二次参加农民田间学校培训班,所谓的田间学校其实并不是学校,而是一种培训方式和方法,以农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向导,参与式培训,互动式学习,这符合成年人的学习特点,边做边学,直接体验,能记住,能推广应用。我们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畜牧业生产一线,其他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能解决的问题,如疾病防治,饲料配方,畜产品安全生产、生态绿色养殖等,大伙非常需要这方面的新技术,新经验,能够改变沿用下来的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和陈旧观念。”学员麻叶旦说。
学员才让加高兴地说:“养羊农民田间学校为我们创造了学习条件,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有固定的活动场所,还有实验羊,我们一定会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好好学习,遵守学习约定,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加强学员之间的沟通,分享学习成果,达到学以致用,用而有效,提高整体素质,提高技术能力,实现辐射带动全村牧民科学养羊的目标。”
通过养羊牧民田间学校培训,培养了一批能够带动当地优势产业发展的新型牧民,建立了一支扎根牧区,乐于奉献的乡村科技队伍和不走的乡村土专家队伍,并辐射带动周边牧民采用新技术、新知识,为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和新牧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