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五项举措”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力度
为确保共建整治建设成果长期见效、长期受益,门源县北山乡采取“加减乘除”管护法,彻底改变管护工作的悬浮状态,保持了良好的村庄环境面貌。
一是“加法”,即加强队伍建设。把管护工作纳入重要日程,采取乡、村两级管理模式,成立村容村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监督小组和管护小组等乡村两级管护队伍,定期对村巷道两旁的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整治。落实定员负责,通过建立目标责任岗,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模范引导群众整治环境卫生,实行村干部和党员“联户制”,村干部包片负责与动员卸任村干部、老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担任“义务监督员”相结合,每名村干部、每个党员联系5-10户家庭,向群众宣传环境卫生常识,促进了村“两委”管护工作常态化。
二是“减法”,即减轻管护压力。深入开展“五星级户”评定,严格按照“五星级户”公德星、亮化星、绿化星、净化星、整洁星的评定标准,组织专人对农户进行评定,使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美化村容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实现农户自我管护、自我约束,减少经费支出,减轻管护小组的管护压力。通过村民全体大会,每个整治村分别推荐10名村民代表组成义务监护队,对村民履行村规民约情况进行义务监督,对违反村规民约的行为商定处罚,并将日常监督结果作为年终评比先进、文明户、五好家庭户等活动资格的重要依据。
三是“乘法”,即提升管护效果。制定了《北山乡“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暨村容村貌整治建设项目后期管护管理办法》,细化文化墙管护制度、硬化路养护制度、美格网围栏管护制度、路灯管护制度、绿化带管理养护制度、休闲文化广场管护制度、卫生保洁制度共七项制度,以制度促管护,确保公共设施持久发挥效益、服务于民。制定并同各农户签订《北山乡“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暨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农户“门前三包”责任书》,明确村民的权利和义务,就门前屋后、庭院内及房屋附近的区域内实行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的管护责任,建立奖惩机制,变被动的“要我管”为主动的“我要管”,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
四是“除法”,即消除不良习惯。在村容村貌前期宣传工作的基础上借势发力,通过与教师沟通协作,以“致全乡小学生的一封信”、“致家长朋友的一封信”、“致全乡农牧民群众的一封信”为载体,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创造管护公共设施人人关心、家家参与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乡党委组织人员建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和队伍,促干部进村入户常态化,与村民零距离沟通,定期进行思想动态跟踪,对意识较薄弱的个别村民,及时谈心沟通,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引导树立新风尚,增强环境卫生意识,让“清洁家园,从我做起”、“村容整洁,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