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从六个方面全力推动创建全国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海北州结合自身实际,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建州”战略,按照“一年强基础、两年创示范、五年再提升”的总体思路推进示范州创建工作,在2015年全面建成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具有综合示范效应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具体提出六项工作思路和举措:一是把凝聚全州上下的共识作为前提,明确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坚持用创建全国示范州的目标任务统一全州上下的思想、认识和行动,深刻领会把握好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站在更高起点、更高层面谋划推动创建工作,对照全国示范州的指标测评体系,结合海北“十二五”规划,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研究测算,提出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创建目标,层层确定好创建标准,推进创建目标如期实现;二是把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牢牢把握好创建活动的主题。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把创建示范州与建设藏区跨越发展、长治久安的目标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以建设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特色工业集中发展区和高原生态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加快全州产业的调整优化升级,通过实施一批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辐射作用大、承载能力强的重大项目,为经济跨越式发展增强动力;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加大交通、水利、电力、生态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城镇化步伐,增强县域经济均衡发展的能力;以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在提高教育质量、改善医疗条件、提升住房水平、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上下功夫,让群众在参与创建活动中收益,使创建示范州的过程成为群众受益的过程;三是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重点,集中精力解决突出问题。始终把创建工作的注意力和重心放在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类突出问题上,到年底前进行集中攻坚,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前期工作和正在开展的涉藏维稳思想教育引导活动,开展突出问题大梳理、矛盾纠纷大排查,找出、找准问题,明确责任,制定措施,列出时间表,全力解决,为夯实创建活动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四是把思想宣传教育作为引领,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坚持不懈地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民族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农牧区、进机关学校、进厂矿企业、进社区楼院、进宗教场所,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覆盖到全州各行各业,渗透到千家万户,打牢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通过层层动员发动、选树典型、评比表彰等活动,营造创建活动的浓厚氛围,增强创建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形成人人受教育、人人讲团结、人人求进步的良好态势;五是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关键,重视发挥好基层组织的作用。坚持把创建活动的着力点放在加强基层基础、造福各族群众上,做到创建重心和力量下沉,切实加强以各级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好乡镇党委在推进基层创建中的组织推动作用,村党支部的组织带领作用,社区党组织的管理服务作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党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各级群团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和宣传动员作用,让创建活动在群众中动起来,在基层热起来;六是把健全完善机制作为保证,不断推进工作方式的创新。始终把创建示范州作为推进全州各项事业发展的总抓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推动,进一步健全完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总结、凝练、升华以往创建经验,不断丰富创建内容,强化创建载体的顶层设计,确保创建活动看得见、摸得着、能量化、可检验,努力形成形式上群众喜闻乐见、内容上与群众息息相关,效果上由群众共享的良好局面,推动创建活动有声有色、有势有效、深入持久开展。
(州民宗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