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呈现“五推动”效应
实施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以来,海北州始终坚持以公平促公正、公开促廉洁,切实做到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程序阳光操作、运行。截至目前,全州完成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指标1738万元,受益户1268户,购置各类农机具3059台(套),这些机具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一是推动农民对农机的投入力度。通过近几年购机补贴项目,全州农业机械拥有量、作业量大幅度增长,截至目前全州农机总动力达42.86万千瓦,各类拖拉机拥有量18600台,农机具11186台(件),配套各类农机具25427台(件),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力。
二是推动先进适用农机的推广和应用。全州大力推行大中型拖拉机以及新型大型联合收割机、先进适用的条播机、耕整地机械、免耕、深松等配套农机具,使一大批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好的先进农机具得到推广使用。这些新型农机具节油、节肥、节种,增产效果明显,增强和调动了农牧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促进了农牧民致富增收,农民将购置农机作为一种投资,已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有效途径,大大推动了先进适用田间作业机械在全州的推广和应用,推进了农牧业节本增效和农牧民增收。
三是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进程。全州四县坚持国家购机补贴资金优先用于扶持农机大户、种粮大户、科技大户和新型农机专业合作服务组织。截至目前全州拥有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50个,农机大户248户,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农机中介组织为纽带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初具规模。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逐渐形成。农机社会化服务呈现出组织形式多样化、服务方式市场化、服务内容专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特征,服务能力和效益明显提高。
四是推动农民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机械的应用,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使大部分农户走出了长年累月围绕几亩地转的困境,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五是推动农机事业提升社会地位。农机购置补贴和山东援建海北州农机具项目的实施,一方面使农机的社会知晓度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农机工作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推动了全州农机化的发展。
(州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