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州委五个方面选准用活思想引导载体引领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4日 消息来源:http://www.qhhb.gov.cn

青少年思想引导工作重在实效,引导的路径、载体和方法要符合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

青少年思想引导工作重在实效,引导的路径、载体和方法要符合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在组织引导全州广大青少年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州活动中,团州委根据我州青少年的生活和实际,从五个方面选准用活载体,在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对青少年开展了思想引导工作。

一是以实践体验教育引导青少年。实践是一个人思想认识的源泉和归宿,参与实践是青少年深入了解和直观感受国情、省情、州情、民情的方法之一,全州各级团队组织通过组织青少年开展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实践、见习实习、志愿服务等方式,根据各地实际设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引导主题,根据时间、工作资源、青年需求等因素,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体验活动,突出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引导青少年进行正确的社会观察,客观理性地形成正确社会观察结论。

二是通过面对面交流教育引导青少年。面对面交流具有话题针对性强、信息沟通充分、互相探讨深入的特点,同时能充分发挥情感、信任、友谊等因素在思想引导中的重要作用。全州各级团队组织采取党课团课、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辩论会、班组学习讨论、交流谈心等活动,经常性地和青少年开展面对面交流活动,通过真诚深入地思想交流解决青少年的思想困惑,提高认识。同时,团州委要求各级团的领导机关干部也要安排一定的时间与基层青少年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行面对面交流,倾听青年所思、所想,引导青少年积极投身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同时,要积极邀请党政干部、专家学者、社会名人到青年中开展有含金量较高的面对面交流活动。

三是通过文化熏陶教育引导青少年。文化时尚对青年具有重要影响。我们充分借助文化时尚元素,潜移默化地渗透和传递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增强思想引导工作对青年的吸引力、感染力。基层团队组织结合校园文化、乡村青年文化建设,抓住重要节庆日、重大事件的契机,强化爱国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通过文化活动类和仪式教育类,包括故事会、青春歌会、文艺比赛和展示、影视片展映、入团宣誓、成人仪式、升旗仪式、集体生日等丰富多彩的青年文化活动,以达到文化育人的效果。

四是以典型示范教育引导青少年。青春榜样对于青年人的成长具有强有力的激励和导示作用。通过典型示范,可以集中宣传展示优秀青少年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力量,形成鲜明的价值导向,引导青少年学习效仿,共同进步。团州委要求各基层团队组织要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挖掘青少年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榜样,学习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涌现的先进典型,通过典型选树活动和典型宣传活动,表彰、宣传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方面有突出闪光点的各类青年典型,并通过多种手段让青少年典型更好地发挥带动激励青少年的积极作用。典型的选树要突出时代感、贴近青少年,让青少年可亲可信可学。

五是通过媒体传播教育引导青少年。媒体特别是新媒体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思想意识形成的重要途径,成为青少年交流、沟通、联络、聚集的重要方式,利用媒体传播思想准则可以扩大对青少年的覆盖面、放大影响力。在有条件的基层团队组织通过自有网站开设专题网页、独立开发手机报等形式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不具备条件的基层团队组织运用飞信群发、QQ群、微博、微信等免费资源或借助地方网站等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工作。同时,注重传统媒体的运用,包括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地方报社等,不断开辟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专题节目、栏目。

(团州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