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县以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动富民强县步伐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7日 消息来源:http://www.qhhb.gov.cn

  近年来,门源县积极探索“立草为业、为养而种、以种促养”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新思路,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有效地推动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一是种植业结构日趋合理。初步形成了青稞、油菜、饲草、特色蔬菜等4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今年,全县完成农作物种植面积44.43万亩。二是畜牧业提质增效。截止9月底,全县共产各类牲畜30.29万头只,繁活各类牲畜29.59万头只,繁活率87.57%;育肥贩运牛羊23.87万头只,出栏各类牲畜21.54万头只,出售各类牲畜19.9万头只,商品率35.41%,实现销售收入23862万元;累计建成牛羊规模养殖场50处,培育万只以上蛋鸡养殖基地3个,生猪养殖基地4处,建成畜用暖棚10060幢。三是“种子工程”成效凸显。今年,共引进野血牦牛190头,种公羊1350只,完成牛改0.33万头,绵改2.34万只。引进北青8号、柴青1号青稞良种30万公斤,浩油11号、青杂2号、青杂5号油菜良种10.6万公斤,阿勃、高原448小麦10万公斤;箭筈豌豆0.5万公斤。四是龙头企业初具规模。截至目前,全县建立农牧民专业示范社110个,建成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注册农产品商标16个。五是农牧民培训进一步加强。投资346.3万元,完成农牧民培训1762人,其中:绿色证书工程培训300人,阳光工程培训146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