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晏县以“四个发挥”促进“四个突破”全力推进创建工作
2013年,海晏县积极跟进省、州关于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活动的要求和部署,以“四个发挥、四个突破”,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活动。
一是发挥宣传教育引导作用,求新突破。各乡镇、各村(社)创新宣传工作方式,将民族政策、民族理论、法律法规、宗教和睦等方面的学习宣传教育,与开展各项中心工作和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相结合,在深入寺院、村社督促指导工作的同时,向各族群众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切实增强宣传教育的特色性和实效性,使“两个共同”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同时,各乡镇以每年8月份民族团结宣传月为平台,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地宣传教育活动,并取得良好成效。
二是发挥矛盾排查化解作用,求新突破。按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要求,把实现秩序和谐、保障群众和乐、增进民族和睦、促进宗教和顺作为创新民族团结地区社会管理的重要取向,健全完善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机构牵头协调、司法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协作联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认真按照建设“平安海晏”、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集中解决了一批在劳动关系、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方面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三是发挥城镇社区组织作用,求新突破。以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为载体,将城镇民族工作纳入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全面建立了三角城镇和西海镇少数民族人口台账,摸清了底数和基本情况,积极引导进城定居的各族群众主动融入城镇社区生活,形成了以网络管理为基础的城镇民族工作新局面,为进一步做好城镇民族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是发挥寺容寺貌改造作用,求新突破。今年,通过整合项目资金960余万元,实施了54户僧人院落大门修缮,3座寺院经堂外围粉刷,新建迎宾大门2个,危房改造8户,新建蔬菜大棚4个800平方米和硬化道路7.8公里。这些资金的投入和项目的实施夯实了寺院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寺容寺貌改善。
(州民宗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