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海北农牧业工作亮点之八:
经过六年的实践与发展,我州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强劲,农牧民合作社从2008年的58家发展到2013年底的667多家,增加609家,其中仅种植类、养殖类和农业技术、信息服务类合作社就分别发展到75家、437家和155家。全州入社人数达到4.24万人,参与和带动农牧户28254户,农牧户参与率54%,带动成员户均增收20%以上,出资总额达到13.6亿元,拥有注册商标的合作社达30多家。合作社经营领域不断扩大,主要以油菜、饲草料、藏羊、牦牛、奶牛、肉鸡、蔬菜、水产等为主,从单纯的牲畜养殖跨越到种植市场前景好的经济作物和加工畜禽水产等;经营领域逐步向农机服务、农资经营、农产品加工、农家园、牧家乐等诸多领域拓展;经营方式由单一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改变;经营理念从单纯生产出售农畜产品到精加工提升转变,呈现出创办主体多样化,经营领域多方面,农牧户积极参与的特点。
2013年,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突破难点,从多方形成合力努力推进规范化建设进程,主抓了以下几项重点工作:一是实行全面“回头看”活动。全州上下利用半年时间,从5月份开始至11月份,由农牧牵头,联合工商、财政、发改、经商等部门,对农牧部门登记备案的600多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从登记备案、制度建设、生产服务、、经营规模、产业布局、成员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回头看”, 按“好、中、差”,清理整顿了一批“档案合作社”、“空壳合作社”,进一步进化了合作社发展环境,这是自2007年合作社成立发展以来,在我州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清查最严的一次,可以说是史无前例。二是公布规范化建设名录。在全州开展规范化建设“回头看”活动的基础上,对清查出的好、中等的合作社,按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条件,在州级建立了海北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名录,并已发文公布,实行动态管理,决心发展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2013年,纳入全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名录的有141家,规范化率达24%。按照“动态管理、有进有退、从严把关”原则,定期公布政府优先扶持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名录,增强名录对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导向作用,使名录成为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有力抓手。三是实行核准准入制。要求州县工商、农牧部门加强联系与合作,对2013年新登记备案的合作社执行严格的行政审批程序,加强申请登记的资质关、资源关、目标关。形成了从源头上抓规范,从建设中抓规范,从规范中抓发展的格局。四是打造地级示范社建设。2013年,在公布全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名录的基础上,依照《海北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州级示范社创建标准》,按照“民主管理好、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社会反响好”五方面标准,从县级初选推荐,州级严格筛选的方式,从规范化建设的合作社中重点培育一批产业特色明显、服务规范、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州级示范社,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州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