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旅游全力打造高原旅游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红色旅游目的地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18日 消息来源:http://www.qhhb.gov.cn

2013年,海北州紧紧依托自身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特有的区位、交通优势,全力打造高原旅游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红色旅游目的地,在旅游项目建设、品牌建设、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质量和水平的同步提升,使全州旅游工作亮点纷呈

2013年,海北州紧紧依托自身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特有的区位、交通优势,全力打造高原旅游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红色旅游目的地,在旅游项目建设、品牌建设、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质量和水平的同步提升,使全州旅游工作亮点纷呈。

一、旅游经济指标增幅较快。2013年,全州共接待旅游人数446.36万人次,同比增长33.2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44亿元,同比增长65.5%;游客人均花费达到189元,同比增长24.3%旅游经济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州经济增速和全省旅游增速平均水平,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旅游项目建设力度较大。全州旅游项目建设共累计完成投资6.26亿元(其中:招商引资资金4.05亿元,社会投资资金1.36亿元,政府投资资金8505万元)。旅游项目投资与2012年相比增加4倍,实施了25个项目,项目建设无论从项目资金投入,还是从项目建设的数量,均为历年来最好的一年,可以说,旅游项目建设实现了大手笔、大突破。

三、旅游新业态发展不断多元。我局不断创新旅游新业态发展理念,及时制定推出了环青海湖、环海北自行车游精品线路,在西海镇推出了“景点+自行车”、“旅店+自行车”、“景点+自行车+旅店”等环湖自行车旅游业发展新模式,使海北自行车游逐步走上了多元化旅游的新路子,人气指数逐年攀升。目前,全州共有自行车租赁行16家,拥有高中低档自行车3100余辆,共有家庭宾馆60余家(“旅店+自行车”的有15家),有效缓解了旅游旺季“入住难”等问题。同时,为丰富旅游新业态产品内容,在依托优势资源发展观光旅游、完善旅游接待设施的同时,加快推进旅游业由重景观建设向重旅游文化旅游产品建设转变,不断转变创新旅游发展思路,推出了以高原桃花源为代表的华热民俗体验游、以岗什卡和黑河大峡谷为代表的登山探险游、以年钦夏格日山为代表的昆仑文化之源寻根祭祖朝拜游等新的旅游产品,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四、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紧紧围绕创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游客满意目标,牢牢抓住提升服务质量、规范市场秩序、确保旅游安全这三大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旅游行业管理,规范旅游服务行为,在旅游旺季、五一等黄金周开展了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工作,指导全州宾馆、餐饮、农家乐和旅游商品企业规范经营、诚信经营,扎实开展了全州饭店、农牧家乐的星级评定工作,逐步实现了旅游行业管理明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和环境明显好转、旅游行业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的“四个明显”转变,为全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目前,全州的星级饭店总数达到26家(其中:四星级饭店1家,三星级饭店17家,二星级饭店8家),增幅达到52.9%。农牧家乐总数达到183家(其中:四星级22家,三星级20家,二星级18家),增幅达到90.9%有效地调整了部分农牧户的收入结构,为群众脱贫致富树立了榜样,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五、旅游宣传推介不断深入。今年,我州共投入宣传资金260万元,通过采取户外广告、网络、报刊杂志、新闻媒体、广播电视、车体广告、节庆活动、对外推介等多种方式,使旅游宣传推介更加密集,范围更广、针对性更强,有效提高了海北旅游的人气指数,尤其是河西走廊、珠三角、长三角等周边和沿海大城市的旅客慕名前来海北旅游的人数大幅增加,到海北观光旅游成为游客的向往,进一步提升了“大美青海·梦幻海北”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六、旅游商品研发种类不断丰富。各地结合当地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自然资源,开发研制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州旅游商品达到30个种类、100余件品种,如门源的奶制品、蜂产品、浩门马、油菜花小件等旅游商品;祁连的玉产品、野菜系列等旅游商品;刚察的嘛尼石刻、掐丝唐卡、圣湖哈达等旅游商品;海晏的导弹模型、虎符石匮、剪纸、动物标本等旅游商品和纪念品,使我州旅游商品种类不断丰富,旅游商品质量进一步提升,较好地满足了游客的需求。

七、旅游体制改制不断深化。为了切实解决金银滩(原子城)景区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等问题,破解制约金银滩(原子城)景区发展瓶颈,发挥金银滩(原子城)景区的示范引领作用,根据州委、州政府《关于印发金银滩(原子城)景区整合运营方案的通知》要求,制定了《金银滩(原子城)景区整合运营细则》。目前,景区通票价格审定、旅游线路设计、环保观光车购置、导游词编撰、管理及服务人员培训等工作正在稳步有序推进。金银滩(原子城)景区整合运营是全州旅游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是推动海北旅游景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一次有益尝试,为全州景区的整合运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八、旅游信息工作不断加强。为了进一步加强全州旅游信息和调研工作,不断提高信息和调研工作质量和水平,使旅游工作信息和调研更好地服务于全州工作大局和旅游工作的中心任务,结合我州旅游工作实际,制定出台了《海北州旅游局信息和调研工作考评办法》,实行了全州旅游系统信息采用情况季度通报制度。该办法的出台,不仅增强了旅游机关对外宣传力度和自身学习的自觉性,而且调动了全州旅游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提升了社会各界对旅游工作的认知度,有力地促进了全州旅游事业的健康科学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全州旅游系统干部的一致好评。截至目前,局机关各科室共编发各类信息126期,其中,州级以上采用100期,采用率达到79.3%。在今年的州委办、州政府办和省旅游局信息采用情况的通报中,海北旅游信息采用在州直机关单位和全省旅游系统中名列前茅。

九、旅游统计工作不断完善。我局在国家旅游局旅游统计报表格式化填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4张统计报表,在全州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交通、住宿、餐饮、景区(点)、购物、娱乐、邮电通讯七个方面的基本情况调查工作,并把全州自行车俱乐部、家庭宾馆、农(牧)家乐也纳入到统计样本中,通过全方位的调查,实现了应统尽统,提高了报表的准确性。同时,实行了月报、季报、旅游业运行情况分析及州内主要景区(点)接待人数和门票收入情况日报制度,进一步提高了旅游统计工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准确地反映了我州的旅游接待水平和旅游新业态的发展情况,为州委、州政府正确研判全州旅游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9月份,全州第四次旅游发展大会在海晏县召开。会前,到互助县彩虹部落和海晏县达玉民俗村等景点实地观摩考察并座谈交流,会议总结了全州第三次旅游发展大会以来的工作,安排部署了今后的工作。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会议听取了海晏县政府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情况介绍和门源、祁连、刚察县政府的表态发言,表彰了全州优秀旅游企业,出台了《海北州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州第四次旅游发展大会把旅游业放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谋划,进一步坚定了把旅游业培育成建设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先行区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决心和信心,形成了全州上下齐抓共推旅游业的浓厚氛围。

(州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