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州委突出“自选动作”特色促进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
团州委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紧密结合共青团工作实际,把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作为贯彻群众路线的自选动作和有效载体,把加强团的自身建设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确定六项“自选动作”,促进教育实践活动突出特色、取得实效。
一是与扎实开展青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相结合。按照全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奋斗目标,在3月份开展青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月活动,把青年民族团结示范州创建工作作为教育实践活动规定的自选动作和有效载体,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意见》,落实《海北州共青团系统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以争创“两带三有三强” 优秀基层团组织为抓手,深入开展创建活动, 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力争年内在全州打造2个县级“两带三有三强”优秀团组织,10个乡级“两带三有三强”优秀团组织,100个村(社区)级“两带三有三强”优秀团组织。
二是与夯实基层组织基础相结合。继续把学校团组织建设摆在基础性战略地位,年内创建省级“红领巾示范校”3所、州级“红领巾示范校”4所。不断扩大共青团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整合新建“两新”、驻外、乡镇实体化团组织等非层级化团组织,增强基层团组织活力。在农牧区广泛开展青年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活动,培训农牧民实用技术和创业就业人数达到300人次。
三是与强化教育引导青少年相结合。结合“我的中国梦”主题,开展“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研讨交流,开展“坚定理想信念、锤炼优良作风”学习讨论,开展“照镜子、查短缺”交流等活动。实施“青春海北文化”行动,开展“梦想阳光”青春励志文化教育活动,寻找一批身边的各类最美青少年。开展“精神追求”教育活动,了解“两弹一星”研制历史,学习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开展青少年文艺展演活动4场。积极适应媒体传播和青少年特点的新变化,打造一批以青年志愿服务文化为核心,特色鲜明、积极向上的先进青年文化品牌。
四是与主动投身“五位一体”发展战略相结合。在农牧区共青团组织中大力开展青年技术培训、种养殖科技培训等工作,对已挂牌“青海高原青年文明号”集体开展复检促进,对新申报“青海高原青年文明号”集体开展评建,力争年内挂牌“青海高原青年文明号”集体5家。协调发放各类青年创业小额贷款 15笔共60 万元,帮助青年就业见习上岗 100 人次。培育和扶持青年环保志愿者和环保社团,开展青年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志愿服务活动。
五是与切实服务青少年成长相结合。深入实施“中国梦、七彩梦”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建设青年志愿者服务 “关爱之家”1个。开展“共青团梦想剧场”10场次,覆盖3000名青年。拓展希望工程新领域,筹资15万元,帮助80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大中小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开展“青春与法同行”活动5场次,覆盖20所学校6000名学生。
六是与贯彻落实“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推动团干部绿色成长相结合。以2014年度深入基层团组织“四双”活动为载体,深入基层,密切联系青年,推行一线工作法。教育实践活动期间,每人交至少10个不同类型的青年朋友,与青年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服务;撰写反映青年利益诉求及思想状态的高质量调研报告不少于1篇,要在联点县选择2个乡镇、2所学校进行联系,力所能及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深入贯彻落实团干部绿色成长机制,实施团干部示范先锋工程,培养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团干部队伍。
(团州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