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县2013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2日 消息来源:http://www.qhhb.gov.cn

2013年,门源县狠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策划、储备和争取,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投资调度,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投资总量首次突破30亿元大关,达到33

  2013年,门源县狠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策划、储备和争取,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投资调度,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投资总量首次突破30亿元大关,达到33.4亿元,同比增长42.6%,增幅高于全州7.9个百分点。投资总量稳居全州四县第一位,增幅居全州四县第二位。

一、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

  1、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得益于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及村容村貌整治项目的有效落实,成为拉动投资增长最大的行业,累计完成投资10.4亿元,同比增长73.4%;第二产业累计完成投资10.1亿元,同比增长37%;第三产业累计完成投资12.9亿元,同比增长28%,三次产业中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为31:30:39,结构比例进一步优化。

2、按构成划分看:建筑、安装工程完成投资32.1亿元,同比增长41%,占全部投资的96.1%,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7.7%;设备、工具、器具购置完成投资1.1亿元,同比增长63.3%,占全部投资的3.3%;其他费用完成投资0.2亿元,占全部投资的0.6 %

3、按报送渠道划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2.7亿元,同比增长47.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7亿元,同比增长32.8%,构成比例为68:32

4、从国民经济行业来看: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0亿元,同比增长84.3%,其中:能源供应完成投资5.7亿元,同比增长49.4%;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1.8亿元,同比增长30.2%;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完成投资2.1亿元,同比增长14倍。

5、从资金到位情况来看: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情形良好。项目建设到位资金35.6亿元,同比增长41.7%;从资金来源看国家预算内资金13亿元,同比增长16.6%,国内贷款4.8亿元,自筹资金17.1亿元,其他资金0.7亿元,分别占到位资金的36.5%13.5%48%2%

6、从项目建设情况看,全年在建施工项目201项,其中新开工项目117项,续建项目84项,竣工项目140项。

 二、 2014年固定资产形势预测

综合形势分析,门源县投资工作面临的困难和不确定因素较多。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基数较大,完成今年增幅25%的目标需完成投资总量超过40亿元,投资任务十分繁重;另一方面投资额较大的续建项目中,纳子峡水电站等项目已基本达到计划投资额,后续投资较小,新建项目从当前掌握落实情况看,投资过亿元的支撑项目较少,投资形势比较严峻。  

三、对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借鉴去年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继续实行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制和责任单位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主动协调。各部门确定分管领导和业务统计人员,项目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和业务统计人员召开固定资产投资暨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例会,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确保千斤担子有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及时掌握项目建设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调研,认真协调处理和解决好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做到固定资产投资应统尽统,防止发生项目漏报、漏统现象。

二是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着力抓好重大产业化项目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着力推进招商引资和工业园区建设等重点工作。对续建项目加大投资督查力度,帮助解决突出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进度,尽可能多的形成工程实物量,支撑投资增长;对争取开工项目,加快前期工作进度,积极创造开工条件,努力实现开工目标,集聚发展因子,增强发展后劲。

三是实行固定资产投资月报表、季汇总制度,及时、准确、完整、全面地反映项目推进动态,并定期向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报送工作推进情况,为县委、县政府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各部门要结合投资政策导向和本县实际需求,着眼于2014年项目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形成相关部门全力配合的项目推进机制。要进一步强化项目入库管理,加大对新开工项目的管理力度,各行业主管部门要仔细把关入库资料质量,确保申报一批入库一批,切实做到“应统尽统”,为客观真实反映我县投资情况奠定坚实基础。

(州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