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五加强”确保基层基础工作稳步推进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8日 消息来源:http://www.qhhb.gov.cn

刚察县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以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转型跨越的强大力量,为加快刚察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一是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农牧区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研究制定《刚察县建立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长效机制实施方案》,把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重中之重来抓,进一步加强督促指导,促进一般及后进党组织实现转化提高,全县“五个好”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均达到80%认真落实调整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村干部报酬及卸任村干部和农牧区老党员补助等有关政策,确保了上级组织部门支持基层组织的一系列具体举措落到实处;落实村级“三务公开”、“三议一表决”制度,有力地推进了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狠抓各类示范群体培育扶持工作,泉吉乡党委被命名为省级“五个好”乡镇党委、沙柳河新海村获“省级党建示范村”荣誉称号,哈尔盖镇察拉村被评为“全省远程教育先进示范终端站点”,新一轮州县党建示范点推荐命名工作稳步推进;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设立游牧民定居小区党小组11个,大部分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均由村“两委”主要负责人领办;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村集体经济的具体发展措施,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村级收入,目前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达到24个,占全县行政村的77%;新(改、扩)建村级(游牧民定居点)综合办公服务中心14处,统一为4个游牧民定居小区综合办公服务中心购置配发办公桌椅、文件资料柜、电脑等设备。

二是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围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和创建“五个好”社区党组织活动,着力推进社区“四有一化”建设,积极开展服务居民活动,以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解决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为切入点,积极为居民解决实际困难,不断提高社区党组织社会管理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加强社区“两委”班子建设,增强社区工作力量,今年通过面向全县公开招考的形式,考录社区工作人员20名,充实到各社区中,并根据规定落实社区运转经费和人员工资报酬。同时,重点抓好社区“两委”成员培训工作,切实提高社区“两委”负责人整体素质,开展各类培训班3,培训人数达62人次

三是加强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行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全县各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特别是基层党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建立联系点,带头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工作指导,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活力;按照构建城乡一体化基层党建工作格局的要求, 79个省、州、县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与全县31个行政村结对联姻,建立联点帮扶、共建关系,结对面达100%;深入推进机关干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工作,全县1222名干部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建立基层联系点271个、联系服务群众754户,为基层办实事370件,落实帮扶资金135万元,机关干部个人捐助款物4.9万元,记民情日记4049篇,建立各类制度62项,群众监督和评价、目标考核和调研成果交流等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健全;研究制定了研究制定《关于贯彻落实中共海北州委、海北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意见》、《刚察县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任务分工和目标要求,落实了必要的经费保障;严格按照《青海省驻村干部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各级选派到乡镇、村开展帮扶工作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各级选派干部走访群众300余户,发放民族团结进步先行区创建、草原防火等各类宣传材料1580份,举办农牧民技能、法制培训班2期。

四是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基层党组织建设。设立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配备了专职副书记;省、州、县委分别安排7个省、州、县直部门与境内5家具有一定规模、尚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包企组建”党组织工作,各包建单位共选派7名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协助企业建立党组织、开展党务工作,现已组建党组织1个、工会组织1个、团组织1个,其他暂不具备组建条件,正在开展发展党员工作。扎实推进“企地共建”工作,引导4家企业与3个行政村结对开展“企地共建”示范活动;安排入驻热水煤炭产业园区的15家企业与12个行政村结成帮扶对子,落实帮扶资金151.6万元。

五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刚察县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工作五项制度,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程序,以制度来保证发展党员工作的健康、规范推进,使党的基层组织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年内全县共发展党员63名;紧紧围绕理想信念教育、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等重点内容,在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各类学习活动782场次、举办各类主题培训班44期,培训人数达5488人次,党员干部轮训率达100%,农牧民党员培训面达97%以上。发挥“党内关爱基金”作用,为部分卸任村干部、老党员提供临时救助金0.4万元,累计走访慰问56名农牧民老党员、卸任村干部、困难党员和生产一线党员;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建立了流动党员信息台账,设立了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对19名流动党员全部发放了“流动党员活动证”;5个乡镇建立了“便民服务站”、“党员服务站”,在10个行政村设立了“便民服务代办点”,在县一级设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完善了以县为“龙头”、乡镇为“堡垒”、村为补充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体系

(刚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