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打响“两年创示范”攻坚战
自海北州委、州政府提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一年强基础,两年创示范,五年再提升”总体目标任务以来,刚察县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致力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县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今年是刚察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攻坚之年,县委、县政府总结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分析研判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部署了各项创建工作任务。
创建打出“惠民牌”。推进民生各项事业发展,切实落实好国家惠民政策,突出教育、医药、生产、交通、居住五大安全建设。深化教育改革,认真做好县完小综合教学楼、教师周转宿舍项目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医药改革,加强县乡村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管理服务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加大劳动力培训转移,力争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20人,新增转移农牧区劳动力415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015万元。完善社会保障,不断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实施好棚户区改造、困难群众危房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着力改善居民居住条件。通过大力实施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项目,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力争年内实现脱贫人口1600人。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强化节能减排,维护生态平衡。按照沙柳河镇总体规划,打造新型城镇的建设结构体系,加快城乡道路、给排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创建打好“特色牌”。坚持生态畜牧业、特色工业和文化旅游业“三大经济板块”发展思路不动摇,努力推动“两新”目标和“三区”建设战略任务,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强力推进以“一个园区、六大基地”为主的生态畜牧业循环经济区建设,确保牛羊肉加工区、菜籽油加工区、羊毛被加工区、酸奶加工区、扶贫加工区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生产加工类饲料3万吨,实现舍饲半舍饲牲畜达到20万头以上;提升规模养殖化水平,力争年内建设养殖规模5000只以上的牛羊养殖小区40处;扎实有效抓好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点建设及集约化经营的提质、增效工作,确保农牧户参与率和生产资料集约率分别提高8.5%、5%。加快新型工业建设步伐,切实增强发展后劲。狠抓以热水煤炭产业园区为主的工业经济建设,加快推进《青海省热水煤炭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整合园区现有洗选煤企业,形成总产能达600万吨的2—3家集团企业,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全力打造全省煤炭洗选基地和煤炭交易中心,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加大光伏产业园区、刚察县沙柳河镇东风电场等项目的建设力度,力争年内工业增加值增长25%。狠抓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着力打造“观鱼”、“祭海”和“高原海滨藏城”文化旅游品牌,切实发挥服务业引领作用。完成拉色波商业街、藏寨片区等项目建设任务。深入挖掘文化品牌,研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做好藏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昆仑神祠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旅游新优势,力争年内旅游总收入达1.05亿元,同比增长20%。
创建打牢“履责牌”。创建工作涉及面广,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县委、县政府要求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带头履行职责,带头搞好协调,带头推进落实,发挥好组织指导、综合协调、督促检查作用,将“一线工作法”贯穿到底,主动深入一线摸实情、查问题、促整改、抓落实,认真落实全州寺院社会管理创新意见,全力推进寺院社会化管理;扎实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和严打专项整治行动,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依法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刚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