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县共管齐下强抓春播备耕生产
为了确保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门源县早动手、早计划、早安排,采取四项措施,全力抓好春耕生产。一是积极调运储备农用物资。截至目前,调运储备良种34.8万公斤,引导群众串换良种100万公斤,机械选种38万公斤。调运储备各类化肥、农药3360吨;发动群众整修清淤灌渠30公里,积攒有机肥料65万立方,检修各类农机具16207台(套);县信用联社进一步加大信贷支农服务力度,计划发放春耕贷款1.9亿元,能满足农民春耕生产需求。二是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今年,全县计划播种农作物44.4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5.02万亩(小麦1.03万亩、青稞12.15万亩、豌豆0.02万亩、马铃薯1.82万亩);油料作物16.62万亩;其他作物12.79万亩(饲草12.19万亩、蔬菜等作物0.6万亩)。同时抓好设施农业生产,总投资1820万元在泉口、东川建成占地443亩的百幢高标准日光节能蔬菜温室已投入生产。三是加大新技术推广应用。计划创建万亩示范区1个,千亩展示田1个,百亩攻关田3个,计划推广全膜马铃薯0.4万亩,脱毒马铃薯种薯0.3万亩,计划实施测土配方施肥40万亩(其中包括6万亩重点示范田),继续推广和试种粮油作物新品种。同时,积极推广宣传种子包衣、抗旱品种和种养技等科普知识的宣传推广。从去年冬季开始,农牧部门举办各类培训班40期,培训村干部、科技示范户等1893人次;结合“万名干部下乡”、科技宣讲等活动选派120余名农牧业技术人员,开展科技宣讲140场次,发放宣传材料2.7万份,参训人数达1.3万人次。四是大力开展农资打假活动。利用广播电视宣传、发放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种子、化肥、农药的使用和真假鉴别知识,县上成立了农资打假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协同作战、密切配合,认真开展农资打假活动,有效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门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