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土地流转呈依法有序规模化发展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5日 消息来源:http://www.qhhb.gov.cn

近年来,随着我州产业结构调整,农牧业集约化经营的推进和劳务经济的发展,各地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和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迅速崛起,成为土地适度集中经营的主体者,土地流转方式、流转规模、流转取向等基本形成,助推了土地流转的进程。并对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确权工作,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维护农牧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一定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流转服务体系建设为依法有序流转提供了保障。为切实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州级农业部门成立了全州农村土地流转服务领导小组,四县成立了土地草场流转交易中心、全州29个乡镇已全部组建土地草场流转交易站、村级设有土地草场流转信息员,形成了州有服务领导小组、县有服务中心、乡有服务站、村有信息员的四级管理机制。2012年我州制定出台《海北州农牧区土地草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县乡村三级流转管理服务机构的工作职责,使流转服务管理工作依法备案,有章可循。据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经各县乡土地流转服务交易中心登记备案合同达3.71万份,涉及土地 61.63万亩。二是土地流转依法以多种方式规模化发展。在土地流转中,形成了以出租、股份合作、互换、转包、转让等方式流转。农牧户之间流转的,采取转包、互换、转让等方式进行;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根据土地规模经营的不同要求,积极引入股份合作和出租等方式流转。而股份合作和出租成为我州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农牧户采用出租方式为较多。如2013年门源县北山兴源农工贸公司通过租赁承包、户社联营、机械集约服务三种模式共集约了3070亩耕地,涉及农户239户。土地的集中适度经营,加快了流转步伐,2013年土地流转面积比2012年增加7.5万亩,参与流转的农户增加1227户,土地的流转率为37%。股份合作的占比较大,流转土地面积8.42万亩3701户,占流转面积的53%;以出租方式流转土地面积6.91万亩1814户,占流转面积的43%;以转包方式流转土地面积0.62万亩231户,占流转面积的6%三是土地依法有序流转切实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为切实依法维护农牧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各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严格以法规政策为准绳,把涉及农牧户切身利益的大事办好,发挥好规范、指导、服务流转行为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在依法规范流转土地工作中,各级共调处各类土地矛盾纠纷200多起,涉及农户200多户,占承包农户总数的0.56%;涉及承包土地面积0.6万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0.99%四是土地流转向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集中。一些涉农龙头企业、经营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牧场成为土地草场流转的经营主体,对土地的集约化需求高,流转规模较大,期限较长,价格较高。如海晏县西岔村成立海北州蓝天生态饲草料种植有限公司,整合耕地1000亩集中经营饲草种植。祁连县八宝镇拉洞台村采用土地流转能人租赁经营,全村163户农户的土地每亩以60元的租金流转给本村4户土地经营能手,并签订合同备案,土地流转集约化规模达到1494亩,占全村总耕地面积的78.3%五是土地流转价格取向市场化。目前,土地草场流转双方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土地草场供求状况、地力条件和经营产业的经济效益,协商确定流转价格,实现土地草场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如祁连县默勒镇流转服务中心从2011年开始,在全州率先实行草场流转价格挂牌信息公布制,根据草场类型、草场效益进行流转价格公布,草场流转价格每亩最高价为42.2,最低价为38,相差4.2, 据调查,目前全州土地、草场流转价格每亩平均分别在60150元、20-40元左右,高于全州草场流转价格水平,使默勒地区草场流转价格公开、透明,维护了流转双方的利益。

全州上下围绕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为重点,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流转费用信息未实行公布制;二是流转服务管理工作仍不规范;三是经费、人员缺乏制约流转服务工作。

因些,今后需加强各级领导重视,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加强土地流转规模和进程,规范土地流转服务管理工作,鼓励支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土地经营权流转,和谐经营土地,提高土地收益率,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依法排除小矛盾,换来农牧区社会环境大安稳,从而维护全州农牧区民族团结稳定,这与我州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州工作息息相关。

(州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