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践行群众路线同心共建和谐交通
自全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海北州交通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委的部署要求,紧密结合交通实际,周密制定方案,广泛进行思想发动,扎实开展工作,保证了教育实践活动开局良好、步步深入。
一、高度重视,做到了“四个及时”
一是及时成立了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设置了秘书组、督查组、宣传组三个工作小组,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及时制定了充分体现交通行业特点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把“加快示范建设,服务改善民生,打造群众满意交通”作为交通系统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载体,以发展“六求六好七创新”交通为总目标,切实增强了教育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及时制定建立了全州交通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先后共7次深入基层单位进行工作指导和征求意见,共征求意见建议13条。四是及时制作了《海北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文件资料选编》和语言通俗、便于携带的《海北州交通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知应会200问》“口袋书”各54册,保证每名干部职工人手一册,同时,还精心制作了《州交通局教育实践活动计划表》,不仅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保证了学习效果。
二、围绕重点,做到了“四个突出”
一是突出学习教育,制定了第一环节《工作方案》和《学习计划》,并以10天为一个周期确定阶段学习计划,对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环节作出了详细安排,将每天学什么、干什么、参加什么活动,以表格形式发放到每个人员手中,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二是突出行业特点,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严格请假制度》,保证了全体人员特别是执法单位、窗口服务单位的学习时间。三是突出活动内容,定期召开班子成员学习讨论交流会。局领导先后为本系统党员干部职工作了4次专题导读,同时邀请州委党校教师进行了2次专题辅导,并组织州直交通系统54名干部职工开展了路线教育活动知识测试,增强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感染力。四是突出活动方向,坚持三天一碰头、十天一小结,及时总结上报教育实践活动好的做法,查找存在问题和不足,及时研究改进工作,始终紧跟州委步伐,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不出偏差。
三、广征意见,做到了“四个面向”
通过各班子成员联点单位开展调研走访、进行个别谈话和在办事大厅设立意见箱,面向四县交通局、局属各单位、服务对象和“两代表一委员”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共梳理出6大类14条问题。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经局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提出了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强化探索创新、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通发展示范试点建设和交通文化建设、解决好局机关及局属各单位运行不规范和交通行政执法服务提质增效问题)、提升全州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提升交通运输的为民服务能力的工作思路,力求在工作实践中做到边学边查、边查边改、边改边整,截至目前,已经完成整改的有1条,正在整改的有8条,需要长期整改的有5条。
四、精心安排,做到了“四个结合”
一是结合创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通发展示范试点州建设,已经落实3亿元的交通建设投资,力争年内交通建设投资规模达到6个亿,再创年度投资规模新高。二是结合农村公路管养护工作,积极推行“专群结合”和农牧民群众定额承包养护的管养模式,成立了四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公室和全州30个乡(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站,配备管理养护人员297名,实现了农村公路管养机构的全覆盖,确保了各族群众的安全出行。三是结合规范行政执法工作,实现了交通行政执法形象“四统一”(统一交通执法标志,统一执法证件,统一工作服装,统一执法场所外观),全面推行了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法定之外“零收费”、服务基准“零投诉”的“六个零”工作方式,进一步提升了交通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四是结合机关效能建设,在继续强化和完善我局制定出台的“313”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开展项目前期审查、项目建设质量管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等7项体制机制创新。同时,对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和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健全完善了六类52项制度,逐步形成了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运行机制,推动了交通各项工作健康有序、规范科学的开展。
(州交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