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海北州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8日 消息来源:http://www.qhhb.gov.cn

2014年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州委、州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眼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主动谋划,研究部署今年经济工作,各地区、各部门狠抓落实、积极作为。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州经济运行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为全年经济发展、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季度,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6亿元,增长11.3%,增速比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年初确定的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的预期目标,实现“开门红”。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8亿元、增长4.3%,比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37亿元、增长14%,比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81亿元、增长9.5%,比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门源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1亿元,增长7.7%,增速比同期回落8.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93亿元、增长4.7%,比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0.93亿元、增长4.3%,比同期回落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35亿元、增长11%,比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祁连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亿元,增长22.6%,增速比同期提高7.6个百分点,实现“开门红”。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36亿元、增长3.8%,比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0.4亿元、增长85.1%,比同期提高2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0.81亿元、增长11.6%,比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海晏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亿元,增长7%,增速比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11亿元、增长3.9%,比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11亿元、增长6%,比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0.44亿元、增长10.1%,比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刚察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5亿元,增长20.4%,增速比同期回落16.8个百分点,达到11%预期目标,实现“开门红”。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08亿元、增长3.5%,比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51亿元、增长27.9%,比同期回落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07亿元、增长8.7%,比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州级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7亿元,增长3.7%,增速比同期提高13.9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42亿元、增长1.9%,比同期提高2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14亿元、增长6.9%,比同期回落5.7个百分点。

(一)农牧业生产形势良好

一季度,全州上下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这一主线,积极做好农资储备、春耕备播、接羔育幼等工作,全州农牧业生产整体形势向好。一是春播备耕扎实有效,各类农用生产资料供应充足,化肥农药价格基本保持稳定。截止3月底,全州调运化肥、农药、农膜共4980吨,调运储备和串换良种55.95万公斤,准备发放春播备耕生产贷款2.38亿元。二是畜牧业生产发展良好。全州繁活各类仔畜140.06万头只,同比增加4.68万头只,繁活率由上年的67.87%提高到68.42%,提高0.55个百分点;成畜损亡1.7万头只、同比减少0.06万头只,损亡率由上年同期的0.52%下降到0.51%,下降0.01个百分点;总增牲畜达138.36万头只,增加4.74万头只,增长3.6%;出栏牛羊19.58万头只,增加0.93万头只,增长5%,出栏率由5.56%提高到5.84%;各类肉产量5029吨、增长7.4%;牛奶产量2320吨、增长15.6%

(二)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一季度,受市场环境进一步改善,规上工业生产较快发展,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56亿元、增长19%,增速同比加快7.3个百分点,达到年初确定的一季度规上工业增长12%的预期目标,实现“开门红”。一是宏观环境持续改善,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连续18个月位于50%临界点以上,预示制造业经济扩张、全国工业平稳向好;二是骨干企业支撑作用在增强。重点企业中,奥凯洗煤产量15.33万吨、同比增长45%、占全州洗煤产量的24%,百生洗煤产量20.9万吨、同比增长46.6%、占全州洗煤产量的32.7%,智源洗煤产量5.12万吨、同比增长68%,浩云煤业原煤产量3.17万吨、同比增长21.9%,唐湖电力发电量5.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1%,鑫川矿业铜金属产量260吨、增长29.4%主要产品产量中,食用植物油0.39万吨(三福粮油0.35万吨、增长85.3%)增长57.4 %,黄金(海鑫矿业)146千克、增长54.5%,石棉0.15万吨(祁连纤维材料)、增长50%,火力发电量5.05亿千瓦时、增长38.1%,洗精煤63.96万吨、增长26.7%,饲料(门源永兴生态农牧开发有限公司)0.41万吨。主要行业中,受鑫矿业拉动,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增加值2887万元,占规上工业的5.2%,同比增长53.8%;受祁连纤维拉动,非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增加值89万元、增长42.9%;受三福粮油、永兴生态农牧拉动,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1932万元、增长42.3%;受洗精煤企业拉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增加值33683万元、增长22.5%;受唐湖电力拉动,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12730万元、增长20.5%三是企业盈利空间上升,亏损额下降。1-2月,盈利企业盈利额由同期的756万元增加到1759万元,增长132.7%;亏损企业亏损额由8836万元减少到4555万元,下降48.5%。在亏损总额中,弘川化工亏损571万元、西海煤炭亏损682万元、海鑫矿业亏损589万元,西海煤电亏损918万元、天源冶金亏损642万元,占亏损企业亏损额的74.7%

分地区看,受纳子峡水电站下闸蓄水影响下游发电企业和原煤产量下降因素影响,门源县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0.69亿元、增长9.2%,比同期30.6%回落21.4个百分点,低于全州平均增速9.8个百分点。受铜金属含量和石棉产量增加因素拉动,祁连县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0.19亿元、增长21.8%,比同期52.2%回落30.4个百分点,超全州平均增速2.8个百分点。受铁合金、冻畜肉产品下降影响,海晏县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0.91亿元、增长11.5%,比同期0.1%提高11.4个百分点,低于全州平均水平7.5百分点。在洗煤产量增加拉动下,刚察县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43亿元、增长29.8%,比同期149.8%回落120个百分点,超全州平均水平10.8个百分点;在洗煤和火力发电量产品产量增加拉动下,州级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34亿元、增长18.7%,比同期-18%提高36.7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一季度,全州加强固定资产项目工作,加快设备购置安装和项目备工备料,州县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8亿元,增长25.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达到年初确定的一季度州县属投资增长23%的预期目标,实现 “开门红”。一是受光伏发电、门源县农网改造完成3768万元、纳子峡水电站完成4921万元等多项目拉动,第二产业(工业)完成投资2.59亿元、增长38.3%,其中:电力业完成投资2.21亿元,增长52.7%(光伏发电项目完成投资6100万元);二是受青海民族音乐城完成6020万元、刚察县城供水管网改造1244万元、祁连县煤炭普查1940万元、八宝镇南山泥石流治理工程1860万元、门源天一锦绣城项目完成1000万元、门源2013年第五批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道路工程完成2018万元等多项目拉动,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94亿元,增长49.5%

分地区看,门源县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增长11.3%,祁连县属1.05亿元、增长30.2%。海晏县属1.13亿元、增长24.9%,刚察县属0.99亿元、增长23.8%。州级0.61亿元、增长97.4%。祁连、海晏、刚察和州级投资增速达到或超过一季度23%预期目标任务。

(四)消费品市场稳中趋缓

一季度,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6亿元、增长12.7%,增速比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低于一季度15%预期目标2.3个百分点。

从分地区看,门源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亿元、增长12.8%,祁连县0.62亿元、增长12.7%,海晏县0.24亿元、增长12.4%,刚察县0.51亿元、增长12.5%,州级0.39亿元、增长12.6%

(五)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

在国家政策性上调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0%、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增加和行政事业单位上年增资翘尾因素的拉动,一季度,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33元,增加560元,增长11.2%,同比回落0.6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门源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96元、增长11.8%,祁连县4659元、增长11.9%,海晏县5198元、增长10.2%,刚察县4243元、增长11.9%州级5680元、增长10.1%

受农畜产品价格稳中趋升,牛羊收购价格由上年的32元/公斤上涨到今年36元/公斤,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17.7%,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增长15.8%等因素的拉动。一季度,农牧民现金收入1605元,同比增加212元、增长15.2%,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达到年初确定的一季度增长14%的预期目标,实现“开门红”。其中,工资性收入占比27.8%,拉动收入4.37个百分点;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占比46.2%,拉动收入7.99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占比2.8%,拉动收入0.53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占比23.3%,拉动收入2.35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门源县农牧民现金收入1456元,增长15.3%祁连县738元,增长15.4%海晏县2879元,增长15.8%刚察县2493元,增长14.7%

(六)财政收支平稳增长

一季度,全州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19.9%,完成预算的19.3%实现年初确定的一季度增长14%的预期目标,实现“开门红”。分部门看:国税部门组织收入0.18亿元,同比下降10.9%;地税部门组织收入0.93亿元,同比增长14.1%;财政部门组织收入0.15亿元,同比增长314.6%分地区看:州本级0.21亿元、下降35.7%;门源县0.21亿元、增长25.5%;祁连县0.27亿元、增长18%;海晏县0.14亿元、增长21.1%;刚察县0.42亿元、增长104.5%

全州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65亿元、增长10%用于民生保障方面的支出较快增长。其中:住房保障支出增长58.7%、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增长339.1%、交通运输支出增长53.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69.4%、医疗卫生支出增长53.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36.3%

(七)金融存贷款余额增加

3月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5.42亿元,比年初减少1.93亿元,同比增加2.23亿元,同比增长2.4%,增幅比2月末2.9%回落0.5个百分点,同比回落20.6个百分点。其中:单位存款余额56.31亿元,同比增长0.2%;个人存款余额34.79亿元,同比增长13.6%;财政性存款余额4.18亿元,同比下降32.3%;临时性存款余额0.13亿元,同比下降25.8%;其它存款余额0.01亿元,同比下降50.3%分银行看:农业发展银行存款余额0.44亿元、增长28.4%,邮政储蓄银行存款余额6.1亿元、增长12%,建设银行存款余额23.77亿元、增长5.2%,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28.27亿元、增长2.4%,农业银行存款余额31.5亿元、增长1.5%,新增青海银行存款余额1.15亿元。

全州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5.5亿元,比年初增加1.87亿元,同比增加7.71亿元,增长27.8%,增幅比2月末30.8%回落3个百分点,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3.87亿元、增长38.3%;中长期贷款余额21.6亿元、增长26.7%,存贷比由上年同期13.35缩小到12.69分银行看: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25.55亿元、增长23.5%,建设银行贷款余额3.67亿元、增长93.6%,农业银行贷款余额1.93亿元、增长205.6%,邮政储蓄银行贷款余额0.71亿元、增长40.5%,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余额3.64亿元、下降10.5%

(八)居民消费价格保持稳定

3月份,省定监测点海晏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0.6%,累计下降0.1%,达到年初确定的一季度CPI控制在4%以内的预期目标,实现“开门红”。

(州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