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仙米乡倾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今年来,门源县仙米乡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疏通了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末梢堵塞”,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明思路调结构,抓产业促增收。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稳定油菜、小麦种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经济,种植面积达1000亩,种植饲草2500亩。稳步推进农牧业集约化经营,积极引导发展以养牛、养羊、养猪、养鸡为主的规模养殖,目前,全乡共有规模养殖专业合作社 11个,已有472户农牧户参与农牧业集约化经营,集约草场11.8万亩、饲草地220亩,整合耕地1021亩,解放劳动力1620人。并依托仙米林区自然资源和华热文化资源,积极引导帮扶农牧户发展庭院经济,开办“牧牧家乐” 13家,以发展乡村旅游业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强基础提能力,重服务惠民生。重点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农牧民党员、致富能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指导员“四支队伍”建设,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法制宣传月等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廉政教育和作风建设,转变服务方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进入村社,走访群众,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亟待解决的“忧、怨、困”问题,赢得了群众信任、拉近了党群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为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门源县皇城乡结合实际,开展“心连心——半月谈”系列活动。此项活动全年计划共举办14期,由党员领导干部、邀请县直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围绕政策理论、法律法规、科学种养、畜疫防治、生理健康、民族团结等知识,以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培训讲座,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遵纪守法的新型牧民,增强广大牧民群众的致富本领,全面推进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门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