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寺院社会管理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
近年来,刚察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针对当前民族宗教领域社会管理工作的复杂性、特殊性和长期性,刚察县以服务与管理并重为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出了适应牧区实际且具有刚察特色的宗教寺院社会管理工作模式新思路、新方法。
——创新寺院管理机制保障。根据中共海北州委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藏传佛教寺院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刚察县及时成立藏传佛教寺院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县委常委会研究制定《刚察县藏传佛教寺院管理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及管理职责工作实施方案》,在征求多方意见的基础上转任、选调了24名藏传佛教寺院管理工作人员。同时,将原驻寺工作组调整为由21名县级领导和98名各单位抽调干部(含寺院管理工作指导员)组成的14个寺院指导帮扶工作组,全部下沉到各宗教寺院开展指导帮扶工作。
——创新寺院僧人户籍管理制度。为彻底解决寺院僧人人户分离、僧籍户籍分离问题,刚察县以深化寺院社会化管理、服务僧侣民生需求为目标,创新思路,分层次扎实推进寺院僧人户籍制度改革工作。通过公安、民宗等部门将僧侣户籍纳入寺院僧侣集体户口管理,逐寺逐人建立了户口,“三证”统一使用僧名,各宗教寺院对本寺僧侣照片、基本情况全部上墙公示,完善了僧人台账,准确掌握了僧人基本信息。
——创新寺院网格化管理模式。制定《寺院社会管理创新网格分布区域工作实施方案》和《驻寺工作组定格定员管理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宗教寺院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按照寺院基础设施的整体布局和宗教人员的居住特点,形成了片区+网格+网点的分级分层管理的服务体系,明确了片区负责人、网格负责人和网点联系人的具体工作职责。开展“交一个朋友,办一件实事,开展一次感恩教育,建一套档案,形成一套机制”的“五个一”活动,对所属片区的僧侣进行逐户走访,谈心交友,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全力发挥寺院管理干部——政策法规宣传员、民生保障服务员、寺院管理指导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情报信息收集员“五员一体”职能作用,推进寺院管理水平向前迈进。
——创新寺院平安寺院建设活动。 大力开展以“两个评比、三个结合、三个活动年”为主要内容的平安寺院建设活动。以宗教寺院“三比一促”和藏传佛教寺院“星级评定”——两个评比为激励方式;以结合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结合创建高原美丽乡村、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个结合点为引领;以寺院规范管理年、寺院教风整顿年、寺院环境卫生整治年——三个活动年为载体,认真开展平安寺院建设活动。按照一年强基础、两年创示范、三年全达标的总体目标,精心制定《刚察县美丽寺院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意见征求稿,以加强宗教寺院管理为切入点,实施美丽寺院创建活动,进一步推动我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再上新台阶。
(刚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