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晏县新型经营主体成为助推农牧业发展的“主力军”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7日 消息来源:http://www.qhhb.gov.cn

今年以来,海晏县以坚持稳定和完善农牧区基本经营制度为前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进一步创新经营体制机制,优化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扶持,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成为农牧区发展的“主力军”

今年以来,海晏县以坚持稳定和完善农牧区基本经营制度为前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进一步创新经营体制机制,优化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扶持,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成为农牧区发展的“主力军”。

一是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积极鼓励农牧区能人、经纪人、返乡创业青年、大中专毕业生创办领办联合经营、股份合作集约化等多种组织形式的新型经营主体,农牧业产业园、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和种养殖大户四大比较典型的新型经营主体得到竞相发展,引进建成了总投资1.97亿元的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产业园和藏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组建注册资金2.35亿元的合作组织121家,建成家庭农牧场25

是利益联结不断紧密。围绕推进产业化、集约化进程,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家庭农牧场+合作社+农牧户”模式,通过新型经营主体“传、帮、带”作用,农牧民参与经营的积极性不断高涨。抓组织创新,合作社组织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入社成员达到3518户,统一销售各类农畜产品5000余吨,销售收入达6000余万元,会员人均收入比非成员人均收入高出1000余元。抓龙头培育,发挥带动引领作用,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产业园和藏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两个农牧业产业园区完成产业增加值545万元,带动11726746名群众,人均增收1082元。抓利益联结,实现牧场农户“双增”,河清牧场采取转包、互换、承租等方式经营土地草场面积分别达到0.11万亩和4.12万亩,通过扶贫资金入股分红,带动贫困户1200户实现增收。抓主导产业,提升基地建设水平,全县规模养殖小区建设达到69个,肉牛养殖基地1个,大雁、蛋鸡、生态鸡养殖基地 3个,参牦牛、藏系羊、半细毛羊良种繁育基地达到10个。

三是品牌效益日益凸显。围绕全县优势主导产业,涌现出了以康恒“下巴台”鸡蛋、赛尔塘“金银滩”藏秘青稞酒、绿野“金柴银胡”生态鸡为代表的近9个特色优质农畜产品品牌,拥有注册商标的新型经营主体达到3家。夏华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在深圳、上海、银川等地设立了特色农畜产品配送中心,拓宽了销售渠道,延伸了产业链条,形成了“产加销”一体的经营模式,率先建成了从“农场到商场”,从“牧场到餐桌”的产业链条。

 

(海晏县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