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2014年交通建设工作亮点纷呈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5日 消息来源:http://www.qhhb.gov.cn

我州交通运输系统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省、州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通发展示范试点州建设为抓手,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和行业管理,交通运输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势头和亮点

我州交通运输系统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省、州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通发展示范试点州建设为抓手,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和行业管理,交通运输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势头和亮点。

一是齐抓共管工作氛围全面形成。全州上下都把交通发展示范试点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首要位置,均成立了以州、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和其他部门以及各乡镇政府领导为成员的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职责明确、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全面安排制定了总体工作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对示范试点建设年度目标任务进行了再分解,实行目标任务管理考核制度,交通工程建设责任主体已由交通运输部门为主转变为以党委、政府为主,四县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积极主动沟通衔接交通工作,形成了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呈现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是项目前期审查工作扎实有效。自全州交通工程审查委员会成立以来,所设的两个审查工作小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抽调专业技术骨干力量,认真按照制定出台的两个《审查细则》,对全州所有重点公路工程项目全部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审查。对存在设计缺陷、出现疑问的问题,及时组织设计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实地查看对照,切实增强了项目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了项目设计的闭门造车,实现了与上级业务部门项目审查的无缝对接。

三是项目建设管理体制日趋完善。在健全完善313目标管理体系和组织保障、政策保障、制度保障、督查保障四项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又建立了专业技术人员分片包干制度、局领导干部交通工程质量分片负责制度、示范试点建设督查工作制度和交通工程建设质量限期挂牌督办制度、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监督约谈制度、工程建设质量终身负责制度以及工程建设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全过程、全方位管理规定,将每一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科室)和责任人,实行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搞陪同、不搞接待和直奔基层、直奔现场的“四不两直”督查方式,会同省、州专业技术人员定期、不定期对建设总体情况进行督查,对重要事项进行适时重点督查,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指导和监督巡查,形成高密度的督查管理工作态势,有效保证了各项目标任务的及时落实到位。

四是监管方式得到创新发展。自去年示范试点建设启动以来特别是今年全面开展以来,通过“互观、互查、互学”等方式,积极探索实践项目建设监管的有效途径,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技术标准和要求以及质量管控指标体系,营造了良好的比、学、赶、帮、超的竞比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在加强工程管理队伍建设方面,州局竭力筹措30余万元资金,聘用了15名交通专业技术人员;刚察县政府通过聘请4名专业人员成立了农村公路质量监督办公室,负责对全县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进行质量监督,并投入财政专项经费152余万元用于质量监督经费和聘用人员工资;门源县盘活县内技术专业人员资源,从其他部门借调3名路桥专业人员和7名协管员;祁连县政府协调人事部门给县交通局增加了4个路桥专业毕业生见习岗位编制,并从财政拿出30万元用于外聘人员费用;海晏县政府筹措10万元用于外聘交通技术人员。在具体工程监管方面,祁连县探索实行了“集中管理,规模实施”监管模式,即按年度将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统一安排到某一区域,统一划定供应料场、统一安装拌合设备、统一施工程序标准、统一进行组织实施,不仅有利于专业技术人员的安排,而且还有利于项目建设的集中管理和工程质量的监督提高;门源县在工程合同管理和廉政管理上,邀请人大、财政、监察、审计、国土等部门组织成立了通村油路合同谈判领导小组,统一研究选择施工和监理单位,规范了工程发包程序。这些监管模式和办法措施的创新发展为示范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五是贯彻落实配套政策积极有效。围绕交通发展示范试点建设的总体目标,结合自身确定的创建示范平台,在积极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制定出台的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的基础上,着力克服自身财政拮据的实际情况,在竭力筹措资金配套完成农村公路养护补助“7351”国定标准的基础上,年内又在环境保护、养护设备购置等方面竭力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如祁连县在建设小东索旅游公路时,县财政专列200万元资金用于为小东索景区的环境保护和草场植被恢复;刚察县从财政资金中列支100万元资金用于养护设备购置等。这些配套支持措施和优惠政策的逐步落实,不仅提高了交通系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抓项目的主动性,而且使广大农牧民群众全方位感受到交通发展带来的好处,从主观上为推进交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州交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