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县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2014年,祁连县就业工作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抢抓机遇、务实苦干,就业工作稳中有进。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20人、失业人员及困难人员就业295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5650人,各项指标均达到目标任务的100%。
一是扩就业,促进以就业带动创业。全年为183名创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335万元,直接扶持就业183人,实现创业带动就业500余人,为下岗失业人员、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创业提供了有力的创业资金扶持。达到了“扶持一个人,带动一批人”的目的,帮助各类失业人员早日实现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成功再就业。
二是抓重点,保证高校毕业生就业。认真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周)活动,将招聘求职、职业培训、创业扶持等就业创业服务通过电视、宣传栏和未就业毕业生QQ群等载体发布信息,配餐选岗。同时根据我县就业岗位需求,在全州范围内公开招聘不占编制文秘、英语导游等工作人员16名;公开选聘44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服务,积极开发公益性和见习岗位安置就业。2014年登记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172人,登记率为100%;全县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超目标任务2个百分点。
三是广对接,满足园区企业用工需求。以服务园区为中心,在统筹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县玉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中国五矿大酒店、中天泰公司和祁连冰沟工业园区等企业开发岗位、吸纳就业优势,多渠道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提前着手谋划,与玉林旅游开发公司、中国五矿大酒店等企业达成用工协议,年内选派30名员工到南京进行为期1个多月的岗前培训,选派23名高校毕业生到海北州职业技术学校进行岗前培训。目前有14名高校毕业生、30余名下岗职工、30余名农牧区转移劳动力在企业实现就业。
四是保民生,助推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充分发挥冰沟村、河西村“能人”带动效应,积极向新疆、河北、甘肃及省内各地输出从事餐饮和各类企业务工人员400余人;通过成立3个劳务输出有限公司,规范用工,签订协议,有序组织我县剩余劳动力1000余人在省内地区各类建筑工地务工,人均年创收3万余元;随着祁连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快速持续发展,政府支持和引导“农家园”、“牧家乐”、家庭宾馆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已建成220余家,实现就业2500余人,收到良好效益。
五是转职能,强化就业宣传培训。组织相关单位组成“送政策、送服务”宣传队在全县重大旅游活动期间深入乡镇、村社开展就业、社会保险、劳动维权等方面的宣传服务。大力开展富有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的技能培训工作。全年举办创业培训4期200人,汽车驾驶、剪纸等技能培训15期830人,劳务经纪人培训1期50人,举办高校毕业生能力提升培训2期99人,并组织25名高校毕业生赴山东聊城参加藏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培训。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为顺利实现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祁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