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东川镇“三建三带三创”活动搭建农民致富平台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12日 消息来源:http://www.qhhb.gov.cn

今年来,门源县东川镇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目标,按照县委“党员先锋队、党员先锋岗”活动的总体要求,结合镇情实际,针对农村产业发展慢、农民增收难的突出问题,将党建与各项农村工作紧密结合,创新工作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在全镇各级干部和党员中探索开展“三建三带三创”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

今年来,门源县东川镇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目标,按照县委党员先锋队、党员先锋岗活动的总体要求,结合镇情实际,针对农村产业发展慢、农民增收难的突出问题,将党建与各项农村工作紧密结合,创新工作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在全镇各级干部和党员中探索开展三建三带三创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

一、挖载体、定思路,夯实党建基础。镇党委通过调研、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等方式,认真讨论党建引领、农民致富的路子,通过调研决定在全镇各级干部和党员中探索开展三带三建三创主题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农村党建和产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形成党委抓总、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的发展格局,实现抓产业、促增收、求和谐、促发展的目标。

  二、抓重点、创亮点,搭建致富平台。镇党委坚持把基层党组织带头培育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突破口,不断探索新办法,创建新模式,着力培育和壮大适合各村实际的特色产业。以全镇确立的一一三模式、产业发展格局为重点,将党建工作与发展产业无缝对接,突出党建工作亮点,确保活动主题不走样,形势不改变,效果不打折。通过活动的开展,机关14名党员干部带头结对帮扶28户,解决生产生活问题56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34个。村干部和农村党员188人结对帮扶188户,村干部和党员带头发展产业48人。全镇确定创致富能手36户(有一门致富好本领,能够带动一户贫困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在1万元以上);立足当地实际,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镇已建成规模化、产业化养殖小区5个,家庭农场2处,以文义标准化养殖示范区为带动,探索出以专业合作社为经营基础,困难农户劳力入股,集中养殖,分户管理一种崭新途径,不仅形成农区养殖业的“东川模式”,也有力推进了农区生产区和生活区的适度分离。同时,以塔龙滩蔬菜种植基地为基础,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辐射带动群众发展壮大蔬菜产业,让农民的菜园子直通居民的菜篮子。通过建立党员干部包抓产业机制,加强了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通过帮助所联系对象订制度、抓落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提升基层组织带领群众致富、服务群众的能力。

三、抓典型、树榜样,发挥带富作用。镇党委注重把党员示范、引导帮扶作为壮大经济的着力点,真正把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突出真、抓、实、干,力求把活动抓实抓细抓好。在全镇发展产业的党员中抓典型、树榜样,进一步显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论在项目推进中,还是在产业发展上,都活跃着广大党员的身影,他们成为了服务帮助群众、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最坚强力量。在这期间,全镇涌现出一大批先锋模范,部分党员围绕蔬菜种植、养殖、劳务等产业项目,带领群众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涌现出鲁树章、谭有福等带富型党员88名,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引领和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中创先进、争优秀,有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全镇形成了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片、一片带一村的良好产业发展态势。

(门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