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建设绿色生态屏障打造美丽宜居家园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25日 消息来源:http://www.qhhb.gov.cn

近年来,门源县坚持“生态立县”,抢占发展先机的战略之举,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建设生态门源、美丽门源为主线,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三期、四期和营造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等工程,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打造美丽宜居家园

近年来,门源县坚持“生态立县”,抢占发展先机的战略之举,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建设生态门源、美丽门源为主线,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三期、四期和营造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等工程,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打造美丽宜居家园。“十二五以来,林业生态建设投资1.71亿元,人工造林4.92万亩,封山育林8.14万亩,义务植树192万株,村庄绿化26;全县现有林业用地面积38.27万公顷,占辖区总面积的55.4;森林覆盖率达39%

先后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6.2万亩,累计发放退耕还林(草)补助8198万元,完成宜林荒山荒滩造林3.7万亩、种草7.8万亩、封山育林1.6万亩;实施了总投资达4103万元的青海湖流域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日元贷款项目,完成人工造林1.7万亩、封山育林14.5万亩,建成畜棚400栋,治理退化草地2万亩,建成石谷坊33座、沟头防护10座、护岸墙700;投资580万元开展了灾害木清理、病死木清理、人工补植为主的天然林幼林抚育工作,完成天保工程、公益林中幼林抚育面积4.5万亩。同时,加大天然林保护力度,认真执行省政府《禁牧令》,全面停止了县域内的采金和林木采伐,修建管护站28个,落实专业管护人员169名,聘用社会护林人员100名,将全县290.83万亩天然林列入了管护范围,县域内的184.47万亩公益林地纳入了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落实林业职工和社会管护工作者320名,年发放管护资金950余万元。在此基础上,自2012年起我县对城乡、矿山、地质环境,浩门河河道进行了加强整治,恢复治理了大梁、瓜拉等砂金过采区、煤矿矿区共计3674亩的地质环境,完成土地整理12.45万亩、新增耕地面积2.2万亩。申报了5万亩土地复垦整理项目和大通河国家级湿地公园项目,落实了总投资达1.03亿元的浩门河70公里河道治理项目,并投资建设了污水处理厂。以治理为主先后完成了100个村2.8万户的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和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及44个村的环境连片整治,彻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现状,极大地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

经过多年的生态保护与建设,门源县的生态环境质量、水质及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工程区林木覆盖率和蓄水保土能力大幅度提高,森林动植物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城乡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门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