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泉口镇“四动模式”助推村级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09日 消息来源:http://www.qhhb.gov.cn

今年来,门源县泉口镇以增加村级经济收入、增强村级班子活力为重点,通过“四动模式”,不断发展壮大村级产业、拓宽村民增收渠道,使村级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今年来,门源县泉口镇以增加村级经济收入、增强村级班子活力为重点,通过“四动模式”,不断发展壮大村级产业、拓宽村民增收渠道,使村级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一是科学规划推动。因地制宜,结合各村发展实际,按照区位及资源优势,采取科学规划推动的方式,形成了“三带一廊两区N特色”的发展思路,力争打造“一村一产业”的发展格局。目前,旱台等岗木路沿线村初步形成了设施农业、乡村旅游两大产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模式,依靠青克公路,正逐步向乡村旅游业进军。

二是项目资金促动。加强招商引资,以合作社或企业为龙头,进一步发展产业,促进致富增收。作为门源县万亩蔬菜基地主战场,泉口镇积极引进青海省大禾农牧业有限公司,计划一期投资1亿元,进行玻璃温室、太阳光板温室及小拱棚等建设。在有效促进群众增收的同时,推动了山地特色种植业的发展。

三是合作组织联动。全面开展“双建双创”党产联建活动,实现村党组织与合作社在党建工作方面相互交流、在经济发展上相互支持。以“支部+合作社”的形式,成立了设施农业、乡村旅游业、初加工产业及特色养殖产业等四个产业党建;同时,以“支部+合作社”、“党员+实体”的形式,重点突出能人党员引领带动发展的模式,创立了商贸服务、特色种植、劳务输出、文化及旅游等一批经济实体。通过产业党建和党建产业的蓬勃发展,全镇初步形成了一批产业链,各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加凸显。

四是产业基地带动。在“青鲁缘”高原冷凉蔬菜生态产业园的带动下,40余户农户承包大棚进行蔬菜种植,并吸收了100余人开展劳动务工。同时,以“泉口涌翠生态体验走廊”为基地,带动了岗木公路、青克公路沿线的8个村40余户发展农家乐、农家宾馆等乡村旅游。并在回乡园土鸡、泉口虹鳟鱼、生猪养殖基地的示范带动下,各村成立特色养殖合作社11个。

(门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