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对口援建助力门源跨越发展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04日 消息来源:http://www.qhhb.gov.cn

近年来,门源县把对口支援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在山东省荣成市和威海市的大力援助下,通过输血造血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实施了一大批涉及产业结构调整和保障民生的惠民工程,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城乡面貌得到改善。2012年投资援建资金698万元实施村容村貌整治工程,为3980户农牧户修建了广场、大门及墙体粉刷等,彻底整治了村庄卫生脏、乱、差现象,提供了必要的活动场所,优化了人居环境;投资1613万元补助资金完成了621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和游牧民定居工程,极大地改善了门源县困难群众和游牧民的居住条件。

工业经济不断加强。规划建设了以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制药、生物制品、民族旅游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山东·海北生物园区,期间山东省先后投资2600万元资金援建了园区基础设施,使园区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园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硬件保障,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平台。

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2011年投资950万元建成的实验幼儿园率先实现门源县第一所全日托幼儿园,及时解决了周边适龄儿童学前教育333人,在学习环境上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实施了门源县医疗设备配置项目,向门源县中医院捐赠了总价值530万元的电动手术床1台、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YDR—UC型)、血液透析机3台,改善了门源县医疗设施紧缺、落后的现状,进一步提升了诊疗水平,更好的服务了门源各族群众;实施了直播卫星户户通建设项目,为23053户农牧区群众解决了看电视难的问题;总投资1125万元建设的门源县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将极大的改善门源县7个社区的办公条件,为更好的服务居民提供了平台。

农牧业发展稳步推进。投资1300万元建成了青鲁缘高原冷凉蔬菜生态产业示范基地,先后带动了泉口镇黄田、旱台两村3791706人从事蔬菜种植,在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下,年人均增收630元,;援助的大型拖拉机、中型拖拉机、收割机、大型播种机、327型翻转犁等39台农机具,提升了全县农牧业机械化水平;投资2450万元建设的门源县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示范点建设,使五个村集约化经营的牧户增加了收入,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05万元,比同村人均纯收入高26%,比同乡人均纯收入高32%

旅游基础设施不断提升。2012年,实施了总投资4420万元的旅游景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了门源县五个一工程建设步伐(一山一海一河一镇一园,即岗什卡雪峰、百里油菜花海、浩门河、浩门镇及仙米国家森林公园),使全县旅游综合开发水平不断提升,旅游竞争力不断增强。

(门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