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县“七大扶贫工程”减少贫困人口9000人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10日 消息来源:http://www.qhhb.gov.cn

“十二五”以来,祁连县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开发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采取整村推进、易地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措施,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切实为贫困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造血”功能,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十二五”以来,祁连县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开发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采取整村推进、易地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措施,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切实为贫困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造血”功能,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期间,共整合农牧区产业、村容村貌整治、对口帮扶、小额信贷等各类资金28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11亿元,减少贫困人口9000人,贫困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十一五”末的2058.44元增加到3787.93元。

狠抓“整村推进”工程。紧紧抓住“十大民生工程”和“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利契机,累计投资5871万元完成了18个贫困村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其中13个贫困村以藏系羊养殖为主、4个贫困村以商铺租赁为主、1个贫困村以野血牦牛养殖为主,共扶持贫困农牧民21136373人。2014年,投资30万元在两个农业乡镇实施了中药材种植试点项目。

狠抓“易地搬迁”工程。至2014年底,共投资1441万元在青阳沟、草达坂、日旭等6个贫困村社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安置贫困户4081369人;同时,为确保贫困户实现“搬得出、住得稳、能致富”的目标,投资1031万元在实施易地搬迁的6个贫困村发展养殖业、商铺租赁、生态旅游业等项目,引导和扶持搬迁户大力发展后续产业。今年,投资2384万元的易地搬迁工程在央隆偏远地区、野牛沟边麻农事队、默勒采空区实施,采取就近就地安置、进城安置和自主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共安置贫困户7752303人。

狠抓“金融、旅游扶贫”工程。至2014年,祁连县实施扶贫到户贷款贴息补助项目3个,落实扶贫贷款2453万元,贴息补助90万元,扶持贫困户467户;产业化扶贫贷款贴息补助项目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7家,补助贴息资金131万元。今年,落实了金融扶贫担保基金1400万元,撬动银行贷款1.5亿元,通过产业园区、特殊类型脱贫攻坚、扶贫产业发展扶持贫困户1400余户,目前担保基金已注入承贷银行,已发放贷款4700万元,其余贷款正在办理相关手续;另外,投资300万元在拉洞台、白杨沟、高楞村建特色农家乐3处,属后续产业发展项目,目前已对外承包,每个农家乐每年缴纳村级扶持资金10万元。同时,紧抓近年来祁连县旅游蓬勃发展的机遇,投资1200万元在旅游景区沿线的麻拉河、河东、拉洞、营盘台、河西5个贫困村实施旅游扶贫项目,大力发展农牧家乐、旅游营地等,共扶持贫困户3891195人。

狠抓“连片开发”工程。投资700万元的八宝镇卡力岗村连片开发商铺构建项目、八宝镇(西村、下庄、营盘台村)连片开发云杉苗木繁育基地项目共扶持贫困户7742541人;投资1200万元在默勒镇实施的有机肥加工项目扶持贫困户4431383人;今年,累计投资1276万元(扶贫资金各100万元)在黄藏寺村修建肉牛标准化养殖小区1处、在河西村发展奶牛养殖项目,共扶持贫困户186567人。

狠抓“雨露计划”工程。“十二五”以来,累计投资93万元实施了“雨露计划”劳务技能培训工程,主要以汽车驾驶、民族歌舞、餐饮服务、唐卡制作为主,完成培训553人,基本实现了“培训1人、转移1人、脱贫1户”的目标。同时,落实补助资金53万元,共补助在职业技术学校的农牧区贫困家庭中高职学生545人,“雨露计划、双千工程”(即一个项目直接帮扶贫困人口在1000人以上,帮扶对象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补助学生18人。

狠抓“互助资金”工程。投资150万元在八宝、扎麻什、阿柔3个乡镇实施了村级互助资金试点项目,扶持贫困村10个,每个村扶持资金15万元;投资70万元在扎麻什乡郭米村实施了贫困村村级产业发展资金试点项目;在地盘子、麻拉河2个贫困村实施了产业扶贫示范村建设项目,拉动贷款1500万元,扶持贫困户300户,投入贷款担保金300万元。

狠抓“干部驻村”活动。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个村、联点一户贫困户、帮扶一名贫困党员和学生;安排930名党员联点帮扶930名贫困党员;按照“两到户、两覆盖”的要求,在18个贫困村派驻18个驻村工作队,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确定干部联户帮扶贫困村内1505户贫困户。

(祁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