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围绕“十化”目标,切实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03日 消息来源:http://www.qhhb.gov.cn

近年来,海北州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不断加大投入,夯实基础,优化结构,提升内涵,围绕“十化”目标,切实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有效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海北州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不断加大投入,夯实基础,优化结构,提升内涵,围绕“十化”目标,切实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有效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办学特色化。教育部门和各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地区特色文化和民族文化等为基础,遵循教育发展和青少年成长规律,找准学校特色化办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继承、吸收和内化优良的文化底蕴和传统,确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和特色办学目标, 最大限度地挖掘教育资源潜力,积淀学校文化精髓,彰显学校办学个性,从而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独特办学风格。

校园建设人文化。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风格和文化积淀,注重环境育人功能,校园内建设广场、雕塑、喷泉等设施,通过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和校园文化墙、文化长廊、宣传栏以及楼道、教室、宿舍、餐厅等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宿舍、食堂、餐厅富有生活气息,教学区域学习氛围浓厚,努力构建书香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

设备配置标准化。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在实施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同时,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争取落实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寄宿制学校建设、农牧区学前教育推进工程等教育项目,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全州各中小学占地、校舍、实验仪器设备、图书等指标基本达到标准化,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数达到15.49台,初中18.92台,高中22.04台;小学教学仪器生均资产值930.81元,初中1395.23元,高中1364.68元;小学生均图书达到29.56册,初中29.43册,高中44.05册。

团队建设专业化。在选好配强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的基础上,加强学校后勤服务和教学团队建设,及时补充紧缺教师,设立1000万元教师培训专项基金,从州级、省级、国家级和国外四个层面加强教师培训,培养了一批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全州现有特级教师3名;省级教学能手13名;省级骨干教师39名,州级骨干教师268名。结合寄宿制学校发展和管理需要,设立生活指导教师、校医、炊事员等专门岗位,并通过从保安公司聘用专业保安,尝试推行寄宿制学校后勤工作社会化管理服务体制改革,不断促进学校后勤团队专业化建设。

课堂教学优质化。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实行“教育行政推动、教育科研指导、一线教师实践”的新型教育科研机制,以教材体系、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改革等为突破口,探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向高效的课堂教学要质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艺术的提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

学生管理人性化。立足制度建设,突出抓好学校日常管理、生活管理和安全管理。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求出发,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创造条件。重视亲情教育,摒弃冰冷、死板的看管模式,实行“手拉手,大托小”等人性化管理措施,让高年级同学在生活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从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帮助小同学,关心关爱学生,让学生在得到家庭般温暖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自强自立、和谐共处的意识。

宿舍布置温馨化。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更好的将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在提高指导和服务质量的同时,严格管理,严格检查,做到配置统一化、摆放条理化、卫生清洁化、检查常规划。加强宿舍精神文明建设,让学生在班主任、生活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布置宿舍,创设优美、温馨的生活空间,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

文娱活动多样化。结合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活动,利用课间、课余时间,开设刺绣、唐卡、酒曲、锅庄、蹬棍、摔跤、射箭等民族文化、歌舞、体育及手工艺为主的兴趣小组,以学校体育运动场、校史馆、校外教育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为阵地,广泛开展体育大课间、机器人比赛、歌舞展演、个人才艺大赛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文体活动,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旋律,展示特色办学和素质教育成果,展现各民族学生热爱祖国、顽强拼搏、团结和睦、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

食堂操作规范化。教育、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按照国家和省州有关要求,采取现场指导、不定期检查、教育培训等方式,加强寄宿制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结合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学校食堂进行新建、改建,添置、更新设施、设备,改善学校食品加工、就餐环境。各学校从健全食堂及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入手,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状,制定并规范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程序和责任追究办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管理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得到明显加强,广大师生饮食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安全稳定常态化。建立教育局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校,学校中层领导及教师包年级、包班级的分层承包制度,健全完善学校门卫管理制度、消防管理制度、食堂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安全信息报告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学校安保力量,全州配备专兼职保安人员293名,在各学校安装校园监控设备,在学校门卫设置报警电话,联合公安部门在学校内部设立警务室,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采取“研判形势、制定对策、狠抓落实”三步工作法,坚持定期分析研判,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注重师生安全教育,认真组织开展交通、食品、消防、踩踏、溺水等安全防范和教育宣传工作,扎实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做好重点时期、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员的防范工作,做到安全稳定警钟长鸣,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州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