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强化四项措施 提升精准扶贫成效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25日 消息来源:http://www.qhhb.gov.cn

今年以来,海北州把精准扶贫作为全州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领导,强化举措,全州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将统筹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扶贫工作成效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绩效的重要措施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强化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和目标管理制,全面推行州级领导联系重点乡村、县级干部联系重点村、党员干部包人包户包脱贫的工作机制,及时选派了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建立QQ群、微信群,落实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五联一定工作制度(入户联访、思路联定、项目联争、信息联享、工作联办、定期碰头共商制度),促进工作衔接沟通,形成了各级干部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抓帮扶的强大工作合力。

二是科学规划,完善思路。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加强扶贫开发规划目标测算,超前谋划不同区域的发展思路、重点项目、重点区域和工作措施,科学制定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统筹考虑边缘贫困户脱贫增收问题,着力克服地方财政困难实际,落实财政配套资金。优化配置扶贫资源,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贫困地区聚集,积极动员、引导、组织社会各界及企业、个人等参与扶贫开发,畅通参与扶贫开发的各种渠道,争取对口援助、社会帮扶、扶贫专项等各类项目资金支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扶贫开发、共同推进扶贫开发的氛围,真正形成了统筹兼顾、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扶贫工作格局。

三是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寻找对策措施,因地因村因户制宜,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将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公共服务、培育富民产业、提升劳动力素质作为整体脱贫的工作重点,着力加强贫困地区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着力转变脱贫攻坚模式,立足当地资源优势、交通区位优势,面向市场需求,将扶贫开发与加快电子商务建设、加快农牧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培育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土地草场流转结合起来,出台文件、落实政策,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快推进电商扶贫、金融扶贫、旅游扶贫示范州建设。加强人员培训,着力解决贫困群众发展缺资金、缺技术等问题,鼓励群众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自身造血和自我发展能力。择优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入股分红、参与经营等方式,与贫困农户建立密切合作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壮大区域主导产业,有效促进了贫困地区群众增产增收。

四是多措并举,强力推进。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在加强扶贫班子建设的基础上,从相关部门抽调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扎实的干部,加强扶贫工作力量,开展扶贫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岗前培训,提升工作能力和素质。全面推行扶贫工作每周例会和推进情况信息报告反馈机制,及时通报、了解掌握扶贫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制定完善推进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建立完善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跟紧问效监测、监督检查、竣工结算和验收,严格落实扶贫资金报账制、项目公告和公示制度,切实提高扶贫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在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最急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