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县“五字”举措强化精准扶贫人才支撑
祁连县推行“派、训、干、管、考”五项举措,择优选派政治素质好、服务意识强、工作作风实的干部开展精准帮扶工作,为全面开展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结合省、州派驻第一书记的基础上,按照政治素质好、热爱农村牧区工作、敢于担当、善于做群众工作、开拓创新意识强的要求,严格把关、好中选优,从各县直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至目前,共选派、抽调省、州、县及乡镇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140人到乡进村,深入到全县7个乡镇45个行政村3个社区开展活动,确保了选派干部全覆盖。在选派人选确定上,充分考虑各村实际情况和选派干部的学历、经历及能力特点,坚持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责。
紧贴扶贫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县委党校培训主阵地作用,重点围绕深入学习党建专业知识、涉农涉牧政策、法律法规、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相关的内容。把“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教育培训纳入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边干边学等形式强化“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干部培训。同时,县委还探索、拓宽培训锻炼形式和途径,通过外出参观学习、邀请专家教授讲学、参与重点工作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大对下派书记的培训和锻炼力度,不断提高了他们精准扶贫工作的能力水平和全面掌握群众工作方法。
重点帮助推进软弱涣散级党组织转化升级,选拔培养后备村干部,着力促进班子团结、增强组织活力、提升工作水平,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努力把软弱涣散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大力宣传党的扶贫开发和强农强牧、惠农惠牧、富民富牧政策,注重于一号文件宣传,特别是草原奖补、低保社保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相关政策作为宣讲重点,做到政策讲清楚、群众听明白。注重于精准规划工作,切实发挥下乡干部的优势作用,带领村开展“三到村三到户”精准扶贫工作,协调落实金融资金,促进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重点协助落实“八个一批”脱贫攻坚计划,实现“576”脱贫计划和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美德乡村等工作。
明确选派干部由县委组织部、各乡镇党委直接管理,派出单位协助管理,村级监督管理的“三方共管”机制,严格落实共同管理责任,县委组织部通过采取定向抽查、电话督查、随机抽查以及征求乡镇主要领导意见等方式,随时掌握驻村第一书记到岗、出勤及履职情况;建立工作保障机制,要求驻村第一书记必须驻村工作,由各乡镇创造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选派单位按照有关规定落实交通费、伙食补助费等费用,并坚持做到驻村期间,原单位人事、工资和福利待遇三个不变。同时注重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充分利用祁连县电视台和党委、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体,加大对驻村第一书记的宣传报道。
建立考核机制,采取日常考核、年度考核、期满考核相结合,并将县委作出的考核结果和鉴定送达派出单位和派出地组织部门,将作为派出地干部使用、职称评聘、任用提拔、晋升职级的重要依据,对任职期间表现优秀的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对工作不认真、不负责的给予批评教育,造成不良后果的及时调整和处理。对派出单位的考核,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一同进行,作为评价派出单位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祁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