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刚察县“六个结合”助推农牧民培训工作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22日 消息来源:刚察县政府

 

刚察县为扎实推进全县农牧民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农牧民的生产经营能力,努力做到六个结合。培训环节中要注重与全县《生态畜牧业循环经济区规划》及推动集约化经营发展相结合;与提高农牧业技术骨干的生产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相结合;与加快农牧业科技转化、增加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相结合;与拓展营销渠道、提高畜产品加工能力、打造畜产品品牌、营建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园区相结合;与科学技术应用相结合;与扫盲教育相结合。

刚察县对照“六个结合”找出对应的问题,对培训计划进行了调整,对培训类别进行了分析,将从五个方面很抓培训落实工作。一是确定培训主题。要求培训部门尽快成立刚察县农牧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设定考核标准,确定培训计划;将培训班次、名称、内容进行细化、量化;把培训劳动技能作为重点,转移剩余劳动力作为目标,做到人员到位、组织到位、培训效果到位。二是确定培训方式。要求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以县域培训和一线培训为主要方式,鼓励农牧民到外地进行培训。由企业直培的,乡、村两级按照规模确定经纪人数量,由经纪人出面与企业老板协商签约。人事、就业、建设等部门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协调联系,根据企业用工需求量将用工需求表发到各乡镇,3月底前完成上报工作, 4月中旬组织召开劳务输出再就业签约会。三是建立培训档案。要求建立劳务培训、劳务输出和归口计划培训档案,实现培训资源共享。各乡镇要提前谋划,根据本乡镇实际做好培训人员的统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分类输送。四是做好培训预算计划。要求农牧、财政部门测算好年度培训班次,力争培训班次达到150期以上,资金安排达到120万元。培训主管部门在确定班次时,提前做好计划,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财政部门继续研究其他相关部门资金整合渠道,为明年农牧民培训工作做好准备。五是建立培训奖罚机制。要求领导小组建立对培训主管部门的管理质量、教员授课培训的成效、乡镇落实人员情况等三个层面的奖罚机制。采取乡镇和培训人员对培训质量进行考核打分,培训主管部门和考核办对乡镇落实人员情况进行考核打分的相互考评方式,形成严格的考核制度,建立有效的奖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