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着力打造特色文化“软实力”显成效
近年来,我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结合全州实际,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弘扬,加快文化事业的发展,着力打造文化“软实力”,取得了显著成绩。
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群众,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西海镇进入创新中国成立家级文明镇先进单位行列。各类道德实践教育活动蓬勃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弘扬,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巩固。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十一五”以来,通过争取项目和财政投入,用于文化建设的投入达到了两个多亿,建成了原子城纪念馆、西海体育场、王洛宾音乐艺术馆、奥凯文化广场、州民族文化活动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省级标志性文化设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文化大院、农(牧)家书屋、农村电影放影等惠民工程稳步推进,群众文化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形成了一批具有海北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鲜明的精神文化产品。大型民族歌舞《碧海云天金银滩》,《海北文化旅游丛书》,数字电影《天边的情歌》、《祁连的阳光》,电视专题片《走遍中国??走进海北》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受到广泛好评,扩大了海北的影响力。
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西海郡故城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海郡故城同时被列入第一批丝绸之路中外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传承取得丰硕成果,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打造了青海湖、祁连山、金银滩、原子城、百里花海等地域旅游文化品牌,创建了5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