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卫生事业从去年起步入新阶段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12日 消息来源:州卫生局

 

我州从去年起卫生事业步入了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新阶段。具体表现在以下8个方面:

一是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有新突破。去年共争取到位各类卫生项目及补助资金9216.67万元,比2008年度增长3.04倍,突破了2004年至20085年的总和,是年度项目争取和实施力度最大的一年。先后三批次安排给海北州扩大内需项目14项,项目总投资4188万元,相继实施了10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扩建和4个县医院综合楼建设项目。对全州配备医疗设备、救护车等共计价值达892.79万元,其中为13所乡镇卫生院和5所医院配备卫生服务车18辆,价值191万元;争取到无害化卫生厕所9500座,建设资金540万元;公共卫生经费等351.5万元;其它卫生项目资金1080.16万元;专项资金2164.25万元。

二是公共卫生工作有新突破。将甲型H1N1流感、鼠疫、手足口病、禽流感、结核病、乙型肝炎、性病、碘缺乏病作为重点干预疾病,进行重点投入,全面防控,取得了显著效果。目前,全州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21例,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属全省发病率最低的地区之一;全州灭獭拔源面积达18.54万公顷,监测面积45.77万公顷,灭獭面积和监测面积均超过了前5年的总和,是历年来灭獭力度最大的一年,重点地区旱獭平均密度每公顷降至0.0065匹,符合旱獭控制的国家标准(国家标准为0.1/公顷),确保了我州未发生鼠间和人间鼠疫疫情。各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下降到420.83 /10万,儿童计划免疫“五苗”合格接种率达98%,比上年增长2.76个百分点;全州孕产妇死亡率达29.94/10万,比上年下降50%;婴儿死亡率达24.56,比上年下降2.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达29.35‰,比上年下降4.36%

 三是农牧区卫生工作有新突破。全州农牧民家庭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2.41%,农牧民个人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9.91%;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和乡镇卫生院10项技术服务创建项目完成率达100%,中心卫生院达到一级甲等卫生院标准的100%,村卫生室达到标准化标准的达96.59%,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覆盖率达100%4个县提前一年达到新一轮初级卫生保健“合格县”标准。

四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新突破。县乡两级卫生单位和州藏医院、州疾控中心等州级公共卫生单位的人员工资得到全额保障(海晏县医院按90%拨付);州一医院、州二医院人员工资拨付比例分别提升到95%90%;全面实行了乡村医生聘用制、绩效工资制和任期目标考核制新措施,州县政府投资122.2万元给行政村的乡村医生实行了岗位绩效工资。

五是落实医疗惠民措施方面有新突破。各级医疗机构在执行“一免四减”、“一免七减”、单病种限价让利、孕产妇住院分娩限价让利和省定医疗服务项目指导价下浮20%、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逐年下降5%3%等减免政策中,共让利医药费用500万元,比上年增长 66 %

六是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有新突破。全州常住人口中有198760名农牧民参加新农合,参合率100%。为83142人次补偿医药费用2255.43万元,受益率41.83%,基金使用率99.27%。特困人口医疗救助896人次,补偿费用114.65万元;在州、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推行医药费用垫付直报制度;24494人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81.5%,为12996人次报销医药费823.26万元,受益率53.05%

七是人才培养有新突破。多渠道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州卫生局与广州市花都区卫生局达成三年免费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的友好协议,目前已为海北州免费培训专业人员 20名。对全州270余名乡村医生分期分批进行规范化、系统化培训。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安排人员进修培训。同时完成培养学科带头人5人、优秀临床医生30人、业务骨干50人。全州大专以上学历的卫生技术人员比例由2000年的13.3%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

八是卫生监督和医疗保障工作有新突破。认真开展了以餐饮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医疗卫生为重点的专项整治活动,对餐饮单位监督覆盖率达96%;食堂和县城以上的餐饮单位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和台账登记制度的达95%;餐饮单位实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达91.55%。圆满完成了对省第四届民运会、自行车环湖赛等大型经贸文体活动的卫生监督和医疗保障工作,全州未发生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有力地保障了社会卫生安全和各项经贸文体活动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