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绘就教育发展十年蓝图
根据《海北州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我州从今年起,将投资11.36亿元,全面完成全州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优质办学、效益办学。
我州现有中小学193所,在校生4715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6%,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95%。全州中小学校舍总面积316625平方米。根据国家最新抗震等级标准,2009年对全州中小学校舍进行了安全鉴定,其中D级危房156797平方米,占49.5%。全州在县城中小学就读的学生有22837名,其中从农牧区进城上学的有11587名,占51%。全州校均规模小学185人、初中506人、高中414人;最大班额小学88人、初中75人、高中73人;100人以下小学90所,占小学总数的53%;300人以下中学11所,占中学总数的48%。缺校舍、缺教师、缺课桌凳和上高中难、幼儿入园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难等“三缺三难”问题十分突出。
针对上述问题,我州顺应时代要求、顺应群众意愿、顺应教育规律,结合实际及时编制了《海北州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计划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全州中小学总数将调减为39所,实现规模、质量、效益的统一。主要体现为:
1、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全州小学总数将由170所减至29所,调减率为83%;中学总数将由23所减至10所,调减率为57%。校均规模将由244人扩大到1409人。21所中小学将建在州府所在地或各县县城,占学校总数的55%,比调整前提高45个百分点;就读学生将达40394人,占学生总数的73.5%,符合城镇化建设要求。
2、办学条件全面改善。中小学D级危房将彻底消除,生均校舍面积将由6.71平方米提高12.81平方米,现代教育手段将广泛推广、应用。
3、师资队伍整体优化。中小学教师编制将按标准核定,师资紧缺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教师专业化教学得以实现,教师发展空间极大拓宽。
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州所有中小学将有计划地推进标准化建设,并纳入新农村、新牧区及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同步推进。中小学将全面实现规模化、规范化,各校生源趋于均衡,使城乡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5、高中教育整体提升。全州普通高中在校生将由4553人增加到8300人,增加82.3%。高中阶段入学率将由2009年的48.5%提高到85%左右,增长36个百分点以上,使“上高中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6、学前教育迈上新台阶。利用整合后闲置校舍兴办幼儿园(所),结合“3+9+3”项目,使学前教育特别是农牧区学前教育得到跨越式发展。全州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45%(其中县镇达到99%),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8%,实现县镇基本普及学前3年教育,农村基本普及学前2年教育,牧区基本普及学前1年教育。
7、职业教育得到新发展。坚持抓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做大做强海北州职业技术学校,带动和促进门源县职业学校的发展,职教领域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规划职校在校生达5530人,增长109%,高中阶段在校生职普比达4:6。
8、学校管理得到加强。村级学校全面撤销,偏远地区薄弱学校全部消除,办学条件极大改善,教育教学得到保证,使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得以加强。
9、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的整合优化、学校建制的规范、管理体制的健全,为教育教学改革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条件,初高中实现分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在教师和学生中建立起有效的竞争机制,促进教师间合作交流与教学研究,大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