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农牧业生产形势良好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3日 消息来源:

  

为做好当前农牧业生产,我州组织工作组对各县当前的农牧业生产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从检查情况看,各地均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早安排,早部署,备耕春播工作扎实有效。今年全州粮食作物计划种植面积18万亩,其中青稞13.25万亩,小麦2.0万亩、豆类0.6万亩、马铃薯2.0万亩,其它作物0.15万亩;油菜计划种植面积29万亩,其中杂交油菜达到3.0万亩;蔬菜种植计划面积达到0.9万亩,饲草种植计划面积14.24万亩。截至目前,全州完成打土保墒18万亩,积极动员群众利用冬春农闲季节维修清淤农田灌溉渠道300公里,做好春播抗旱工作,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农业生产资料部门调运各类化肥6500吨,占全州化肥总需求量的65%,农药20吨,其余化肥正在调运之中。各县继续抓好种子工程。建立粮油新品种繁育基地5.8万亩,建立万亩省级白菜型油菜示范区1个,重点推广杂交油菜3万亩、全膜双垄地膜洋芋0.4万亩、药剂灭草35万亩,分层施肥条播16万亩,粮油测土配方施肥15万亩。种子部门调运供应良种60万公斤,机械精选60万公斤,积极动员群众串换良种450万公斤,农机部门组织技术人员下乡开展农机检修服务工作,共检修大中型农机具550名(套),配套农机具6500台(套)。金融部门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开展上门服务,已发放春耕农业生产贷款4000万元,基本满足农民春耕生产的需求。全州的春播生产从43由东向西全面展开。截至目前,全州已播种小麦1.53万亩、青稞6.58万亩、杂交油菜0.37万亩。

二、畜牧业生产开局良好。截止3月底,全州牲畜存栏头数达到327.03万头只,其中羊273.20万只,牛50.10万头,马属动物3.70万匹;繁殖各类仔畜104.43万头只,成活各类仔畜99.77万头只,成活率达95.54%,成活率提高了0.24个百分点,同比多繁活各类仔畜6791头只,损亡各类成畜1.74万头只,损亡率为0.53%,损亡率相对减少,同比损亡率下降0.01个百分点。同时,各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州重大动物防疫工作会议精神,先后召开了春季防疫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春防工作。县、乡、村、社层层签订了动物防疫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了任务。截至目前,全州共组织调运各类疫苗2899.8万毫升(万头份),注射口蹄疫双价苗120.2万只,猪o型口蹄疫苗1051头。

三、草地生态保护与草原管理措施到位。为有效遏制草原鼠害的危害,使草场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各县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完成了冬季高原鼠兔防治任务180万亩,其中:门源县40万亩、祁连县50万亩、海晏县40万亩、刚察县50万亩,防治效果显著,均达到了防治要求。去年,全州种植饲草17.21万亩,贮备饲草料1.5亿公斤左右,畜均贮草40—50公斤、贮料5—6公斤左右,饲草料贮备充足,为抗灾防灾、接羔育幼工作奠定了基础。在进入草原防火期以来,各地草原监理部门加大草原防火宣传力度,恪守尽职,认真落实防火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有记录、有交接,并保证防火期间组织人员到各乡镇实地检查防火情况2—3次以上,从而强化了防火意识和防火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