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脱贫攻坚“外力”
新一轮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刚察县注重发挥“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创新帮扶措施,严格落实责任,用活脱贫攻坚“外力”,激发精准脱贫“内力”。
发挥扶贫工作队“智力”。“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立足村情实际,根据精准识别结果,深挖致贫根源,围绕加强党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优化、民生改善等工作内容,按照《刚察县脱贫攻坚工程实施方案》,逐户分析致贫原因,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分类排队,逐户制定脱贫计划,认真制定村级脱贫攻坚规划15条,确定具体的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并按照省委组织部“双帮”工作要求,积极与派出单位协调联系,及时深入联点村开展结对认亲帮扶活动。在结对帮扶过程中,按照县级干部每人帮扶5户贫困户、科级干部每人帮扶3户贫困户、一般党员干部每人帮扶1户贫困户的责任目标,定机制、组织“认亲戚”,定措施、定责任,形成了联点帮扶齐攻坚、干群结对助脱贫的良好局面。目前,共有820余名省州县联点单位干部与1680户困难群众结对认亲,走访慰问困难群众4000余人次。
用活扶贫项目“推力”。扶贫工作队按照“一户一策”的要求,积极发挥优势,努力协调联系,争取项目资金,扎实开展帮扶工作。在吉尔孟乡秀脑休麻村,面对该村基础设施滞后、群众年收入较低的情况,坚持从本村实际出发,在县委、县政府及县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争取到17眼机井项目、村内管护员项目、农牧民科技培训项目,尤其是机井项目的确定,彻底解决了村内部分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申报的10KV通电线路项目和村内道路建设项目正在审批。在泉吉乡新泉村,为该村落实了75万元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1处,落实了2016年度农村电子商务项目1处,协调联系县玉湖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捐助藏香猪仔猪60头,并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帮助贫困户产业发展。 在沙柳河镇恩乃村,累计争取到727万元的危房改造项目,使150户困难群众住上了新房,实施50 眼水井项目,使460余名群众喝上了干净的泉水,并协调建设了1200平米的幸福院, 12户贫困户的畜棚,使得全村群众特别是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 在果洛藏贡麻村,联点单位州委政法委帮扶150万元资金用于兴办农家院项目,并积极协调落实180万元资金用于2016年实施两年三胎和科学养牛项目,以早期断奶、加快周转、提高母畜比例的形式发展生产,增加牧民群众的收入。目前,“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争取到项目资金2040万元,落实帮扶物资折合50余万元。
激发脱贫致富“内力”。注重“输血”到“造血”的改变,着力开展扶技扶智计划,提高贫困人口致富能力。“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根据各贫困村的实际情况,整合各类人力资源,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就业脱贫计划,力争使每户有劳动能力的家庭都能掌握一项以上的就业技能。针对缺乏创业资金的,开展金融扶贫项目,发挥“双基联动”贷款优势,积极协调联系,确保有创业精神的大学生和贫困户能拿到贷款,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目前,已发放“双基联动”贷款264万元,惠及贫困群众83户249人。针对有技能培训需求的,发挥县农牧民培训中心主阵地作用,按照不同群体的需求,安排初、中、高三个级别开设以生活技能、劳动技能、技术技能为主的培训班,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相结合、集中理论培训和现场实际操作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民族歌舞、菜肴烹饪、石刻、唐卡制作、汽车驾驶、机电维修等22项培训课程,拓宽贫困户增收就业渠道。截至目前,共举办各类产业扶贫培训班100余期,培训农牧民4600余人,转移就业2596人,就业率达56%。针对有发展乡村旅游意愿的,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开展乡村旅游创业培训,扶持贫困户发展农(牧)家乐,拓宽贫困户增收门路。泉吉乡年乃索麻扶贫工作队依托泉吉乡丰富的旅游资源,指导该村党支部注册成立“梦蓝圣境”旅游协会,通过“党支部+协会+牧户”模式规范和带领群众发展乡村旅游、引导产业转型,帮助指导年乃索麻与扎苏合两村计划投资购买旅游宾馆各1处,大大提升了贫困户的收入。
(刚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