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十二五”时期民间投资完成情况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23日 消息来源:http://www.qhhb.gov.cn

 “十二五”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经济工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作为,推进结构调整,狠抓投资工作,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民间投资也呈两位数增长,为海北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十二五”民间投资完成情况

“十二五”时期,全州累计完成民间投资157.63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34.2%,年均增长17.4%

(一)分行业看,工业是民间投资的主要方向

1、农业投入不断增加。受“三农”稳农、富农政策深入落实、国家对农业投入不断加大、高效畜牧业不断发展和农畜产品价格平稳,农牧业前景向好,个人、企业在政府投入加大的基础上也加大投入,农牧区农业合作社发展步伐加快,累计完成投资1.79亿元、占累计民间投资的1.14%,年均增长170.2%。其中:2015年完成投资1.67亿元、占农业累计民间投资的93.3%

2、工业富州战略深入实施。受优势矿产、光伏和水利资源优势吸引,以及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工业成为民间投资的主要方向,累计完成投资104.3亿元、占累计民间投资的66.17%。分年度看,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完成15.95亿元、22.61亿元、28.97亿元、22.53亿元、14.25亿元,分别增长9.9%41.7%28.1%、下降22.2%、下降36.8%,投入趋势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5%25%25.2%、下降0.7%和增长5.1%的增速相吻合,主要是2013年以前全国工业市场环境较好、呈现上升和平稳发展态势,民间投资在工业方面的投入力度较大;2014年以后受全国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江仓、木里煤田停产整治对我州经济的诸多因素影响,民间投资在工业方面的投入呈现下降态势。

3、受收入增加以及消费水平提高和旅游业发展,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投入较多。受扩大农牧区消费、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拉动,批发和零售业累计完成4.38亿元、占累计民间投资的2.78%,年均增长82.4%;分年度看,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完成0.16亿元、0.41亿元、0.01亿元、2.51亿元、1.3亿元,分别增长142.3%159.7%、下降97.4%、增长240倍、下降48.1%;分年度差异较大,主要是2011-2012年为家电下乡、拓展农村市场消费所致,其他年份受市场布局调整和加大就业、以及超市发展而导致投入变化较大。受旅游业不断发展等因素拉动,住宿和餐饮业累计完成15.31亿元、占累计民间投资的9.71%,年均增长55%;分年度看,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完成0.35亿元、2.33亿元、5.63亿元、3.53亿元、3.47亿元,分别下降9%、增长563.2%141.2%、下降37.3%、下降1.8%;分年度差异较大,主要是2011年我州旅游业“井喷式”发展后,民间资本看到旅游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旅游住宿餐饮不足的情况,大力发展宾馆、农牧家乐,使20122013年住宿和餐饮业民间投入加大;2014-2015年,受住宿餐饮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和旅游淡季、费用较大影响,导致民间投资下降。

4、受工业经济增长,民间资本不断深入到交通、仓储行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累计完成2.57亿元、占累计民间投资的1.63%,年均下降0.3%。分年度看,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完成0.8亿元、0.44亿元、0.57亿元、0.55亿元、0.21亿元,分别增长280.2%、下降44.6%、增长29.1%、下降2.9%、下降62.7%,投入趋势与规模以上工业发展情况基本匹配,说明随着工业经济,特别是煤炭、矿产工业的发展,交通仓储要满足工业发展需要,民间资本也随着相应进入。

5、受居民改善居住条件和城镇化发展,民间资本在房地产业方面投入加大。房地产业累计完成12.47亿元、占累计民间投资的7.91%,年均增长34.8%。分年度看,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完成1.13亿元、1.69亿元、2.55亿元、2.31亿元、4.79亿元,分别增长4.6%49.8%51.2%、下降9.3%、增长106.9%;总体上看,房地产业民间投资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6、受环境保护红线约束,特别是木里煤田停产整治后祁连山地区生态治理力度加大,以及企业为改善旅游环境在公共设施、旅游设施等方面投入加大。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累计完成14.99亿元、占累计民间投资的9.51%,年均增长95.6%。分年度看,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完成0.02亿元、0.61亿元、2.63亿元、0.8亿元、10.74亿元,分别下降96%、增长39.9倍、328.5%、下降69.4%、增长12.4倍。特别是2015年企业在采坑回填等环境治理方面投入占本行业累计民间投资的71.6%,也说明2014年木里煤田停产整治后祁连山地区生态治理力度在加大,企业社会责任感在提高,效果明显。

7、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累计完成0.05亿元、占0.03%

8、民间卫生事业得到发展。卫生和社会工作累计完成0.59亿元、占累计民间投资的0.37%,为安贞医院建设项目,是公立医院的有益补充。

9、旅游文化娱乐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累计完成1.16亿元、占累计民间投资的0.74%。分年度看,2011年、2012年、2013年、2015年分别完成0.12亿元、0.23亿元、0.69亿元、0.12亿元。

(二)分年度看,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5年均保持较快发展

1、民间资本在投入上密切关注经济发展。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完成18.53亿元、28.32亿元、41.05亿元、32.61亿元、37.12亿元,分别增长11.4%52.9%44.9%、下降20.6%、增长13.8%,和我州国民经济(GDP)年度增长21.8%16.3%16.3%4.1%7.5%,以及分别占全社会完成投资的34.8%38.8%41.7%30%29.2%比重的发展趋势比较吻合,说明在经济增长的快速时期,民间投资也会较快增长,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与经济、市场环境联系紧密,投资趋向与取得较好收益一致性非常明显。

2、工业投资呈现逐年下降态势。2011-2015年民间工业投资分别占全社会民间投资的86.1%79.8%70.6%69.1%38.4%,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合计占比分别为13.9%20.2%29.4%30.9%61.6%,工业经济形势的好坏制约着工业投资的增长。

二、民间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时期,民间投资年均增长17.4%,比全社会投资年均增长26.4%的水平低9个百分点,海北州投资主体仍然是政府性投资。

(一)取得利益最大化是民间投资的方向

民间投资善于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向和市场走向,对经济发展取得较好收益的行业会积极投入,我州矿产等领域是民间投入的重点领域,一旦受经济下行或政策约束趋紧,会减少投资。工业投资年均呈下降态势,20142015年两年为负增长,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交通仓储业等行业均呈现这样的发展态势。当前,民间投资在公益性方面还较少,也不是民间投资的主要方向。

(二)工业经济下行是影响工业民间投资的主要原因

一是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已连续51个月负增长,工业经济下行还没有见底,工业生产不足,企业对投资更是处于观望状态。二是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资源型、耗能型企业生存空间受到较大影响。

(三)旅游业发展的动力还不足

受旅游季节性影响,冬季旅游设施利用率较低,住宿、餐饮等方面成本费用较大,非旅游旺季、特别是冬季旅游没有较好发展情况下,民间投资呈减少态势很难避免。

三、建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为确保民间投资不断增长,要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确保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

(一)企业投资项目,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一律由民间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政府、金融机构在准入、融资、土地使用等方面按照政策法规,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

(二)确定优势发展产业,优先引进民间企业和民间资本进入,如光伏、风能、水电、农畜产品加工等方面要积极引进。

(三)在国家政策法规允许下,支持民间投资取得收益最大化,国有经济适当让利于民间投资企业。

(州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