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晏县就业工作实现节节高
今年来,海晏县进一步明确劳务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强化政策扶持,加大就业信息宣传力度,深化创业培训服务,实现了就业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就业政策制定准。及时制定了《海晏县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措施》,建立了扶贫、文化、旅游、农牧、团委、妇联等多部门联动机制,开发了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阶段的就业创业培训项目,如皮绣、民族歌舞、特色餐饮、旅游服务、文旅产品加工等专业,构成了“就业服务机构+劳务派遣组织+用工企业”的就业合作机制,实现了订单定向企业用工输送劳动力。加强就业创业政策分析研究,及时把握就业形势变化,适时发布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提高就业创业决策科学化水平。
二是就业信息发布广。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海晏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电视、政务大厅电子屏等媒体,定期发布就业政策、用工信息、务工常识、励志视频等,为求职者提供免费求职登记、免费就业指导、免费职业介绍等“一站式”服务。尤其是利用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指定专人向广大求职者实时发布招聘信息,实现信息发布“村村通”,目前已吸引1700多名求职者关注。各类信息发布做到及时更新,共发布用工信息340条,提供就业岗位550个。
三是定向培训作用显。采取进乡村、入社区实地调查和网上投票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开展“菜单式”技能培训调查,组织定点培训机构开展了订单、定向、定岗培训,全力推进培训、鉴定、输转“三位”一体化建设,提升劳动力就业能力。截至目前,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074人,发放调查表1200余份。结合精准扶贫工作,根据贫困劳动力培训需求,开展了乡村旅游服务、玛尼石刻和丹噶尔皮绣、村级保洁员培训班,培训人数达424人。
四是劳务输出力度大。积极同山东省临沂市等地建立劳务合作关系,筛选了大量的用工环境较好的企业,并在各乡镇举办了城乡劳动力赴山东省转移就业宣传活动暨现场招聘会,引导广大农牧民“走出去”。截至目前,共有11人与劳务派遣公司达成意向协议。全力打造具有海晏特色的劳务品牌——“金银滩皮绣”,开辟农牧区妇女劳动力稳定就业的广阔之路,实现了农牧民增收、促进全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助力精准脱贫的“三赢”。目前,从事皮绣作品制作的灵活就业人员达150人。
五是创业扶持力度强。先后推出首次创业补贴、创业一次性奖励、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创业孵化基地奖补等一系列的资金奖补政策,全力扶持大众创业。截至目前,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67万元,政府贴息资金达17.21万元,帮助扶持112名创业者顺利“圆梦”。加强创业后续服务,根据创业内容提供“量身定做”式的创业指导,以创业先进典型团队的丰富经验为处于创业初期的创业者们保驾护航,使创业者自身创业能力不断强化,提高其创业成功率。截至目前,共开展创业培训150人,其中,建档立卡户贫困劳动力培训9人。
六是就业服务覆盖宽。积极建立了集用工求职登记、信息发布、职业介绍、创业担保贷款、档案托管、失业保险参保审核、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大厅。深入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向广大求职者介绍用工需求、务工常识、维权事项、政策解答等,举办了人才现场招聘会4场(次),签订用工意向协议61份。对“零就业”家庭、贫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行情况摸查、登记造册,提供上门“一对一”、“面对面”的就业帮扶。截至目前,依托青海安业劳务派遣公司实现劳务输转139人次。
(海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