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残疾人工作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来,海北州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残联系统提升基本服务能力暨基础管理“回头看”活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夯实工作基础,提升工作能力,残疾人工作迈出新步伐。
立足长远,建立完善残疾人工作长效机制。州委出台《中共海北州委群团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分别从联席会议组成、基本原则、内容和工作制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州政府下发《海北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贯彻意见》,分九大部分33项具体内容,涵盖了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社会保障、文化体育、权益保障、无障碍建设和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相关特惠措施达105项,较全省政策有所突破,并从13个方面进行细化量化,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同时,州委州政府决定从今年起,正式将残疾人工作纳入全州年度目标管理和考核内容。州政府残工委还制定下发了《海北州县一级政府残工委目标责任考核办法》。以上政策措施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州委、州政府对残疾人工作的高度重视,必将对全州残疾人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和残疾人小康进程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立足民生,全面落实残疾人“三项补贴”制度。积极与民政、人社部门联系,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中轻度残疾人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补贴,进一步扩大受益人群。截至目前,全州享受护理补贴重度残疾人2601人(每人每月100元),享受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2397人(每人每月100元),享受生活补贴中轻度残疾人1865人(每人每月50元),补贴资金712万元已全部落实到位,将通过银行对建档立卡残疾人进行社会化发放。同时,从今年起对符合条件并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的中轻度残疾人提供缴费补贴。
立足实际,探索开展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县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成后,各县残联以残疾人为中心,积极探索开展服务残疾人项目。刚察县安排专项资金开展托养业务,目前已托养残疾人23名,并组织部分残疾人在中心集中开展十字绣、掐丝唐卡、刺绣等工艺培训制作,在方便就住的同时,丰富了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门源、祁连两县依托民政部门敬老院开展残疾人托养业务。海晏县整合资源,协同民政部门,将有托养需求的10余名残疾人集中到民政福利区进行托养。门源县从今年起通过聘用3名编外人员拟在综合设施内开展残疾人部分康复训练业务,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免费服务。
立足精准,全面核实残疾人基本信息数据。为进一步准确掌握残疾人基本数据,确保底数清、情况明,着手开展信息数据更新调查工作。目前,四县已完成乡镇专委培训工作,开始入户进行调查。海晏县还对全县持证残疾人的等级进行重新鉴定,清理不符合条件的证件157人。
(州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