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积极打造电商扶贫示范州
今年以来,海北州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典型示范、全面推进”的原则,在建立机制、建设平台、完善设施、培育电商主体、人才培养等方面突出重点、持续发力,破解难题、全力推进,精心打造电商扶贫示范州。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政策体系。州县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办公室、落实了工作人员和经费, 形成了党委主导、政府推动、各部门分工负责、电商办督导落实、全社会参与的电子商务发展工作格局。制定出台了《海北州创建青海省电子商务发展示范州实施方案》、《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海北州电子商务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海北州电子商务发展扶持奖励暂行办法》、《海北州网络商品质量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快海北州快递业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的措施意见》、《海北州金融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等配套措施文件,从资金扶持、人才培养、金融支持、督导考核等方面全力推动电商扶贫工作。
二、设立发展资金,培育先行试点。从2016年至2018年,州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电商发展引导资金,采取奖补、贴息、入股的形式,撬动金融资本及社会资本投入,加快电子商务平台、网店发展。各县也设立了不低于100万元的电子商务发展扶持资金。同时,按照试点先行、示范推广、稳步推进的要求,充分依托贫困村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把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努力探索电商扶贫新模式,对2016年实施电商扶贫的25个贫困村,确定了8个旅游产业电商扶贫村,7个农区养殖产业电商扶贫村,3个农畜产品加工产业电商扶贫村,2个草原畜牧产业电商扶贫村,1个特色种植业电商扶贫村,1个矿产品加工业电商扶贫村,1个育苗产业电商扶贫村,1个民族加工业电商扶贫村,1个标本制作产业电商扶贫村。
三、争取示范工程,强化资金扶持。积极开展了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试点申报和创建全省电子商务发展示范州工作。5月初,祁连县申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工程正式启动,1850万元建投资金全部到位,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6月初,门源县申报成为全国第二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落实建投资金1500万元。同时,州经商信息委积极向省商务厅、省供销联社争取落实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农牧区电商物流中心建设项目资金240万元,其中门源县50万元、刚察县50万元、海晏县140万元。州电信公司投入资金40万元,在门源县泉口镇旱台乡、红牙合村、西铁迈村,祁连县社区综合服务点、峨堡镇、默勒乡、扎麻什乡,刚察哈尔盖乡,海晏县金滩乡等建成了10个全功能店。州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240万元,为25个电商扶贫试点村配备了电脑、电视、翼支付POS机等设备,并为2000余户贫困户进行宽带接入补助。
四、加大人才培育,开展智力扶持。积极组织开展贫困村电子商务人才实操技能专项培训。截至目前,全州共开展各类电子商务学习、实操培训共7次,累计培训各类电商从业人员达340余人。
五、实施项目扶持,逐步扩大规模。截至目前,祁连县投资1036万元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及物流配送中心已建成投入运营。门源县投资3547万元的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正在建设。刚察县投资515万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正在建设。海晏县投资570万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建成。目前,全州自主建设电商平台的企业有9家,设立线上线下电子商务销售实体店达30家,平台上线特色产品有1500余种。销售的特色产品有20大类,平台上线特色产品多达1800余种。截至上半年,实现电商销售670.4万元。
(州扶贫开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