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育发展活力
近年来,我州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夯实教育发展基础,特别是将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作为提升教育“软实力”的主要抓手,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决定》、《海北州中小学教师培训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促使队伍建设工作有章可循、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成效显著。
配齐补强 优化结构
近五年全州共补充教师970名,其中公开招聘“双语”专业教师50余名,为教师队伍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每年接受省内高校顶岗支教实习生,缓解因培训输出造成教师空缺的问题。通过电大、函授、自学考试等形式,鼓励教师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并结合学校各学科教师配备情况,强化教师转型培训,教师队伍学历、学科、年龄结构更趋合理。州县教研室配备“双语”教研员,每年安排10万元“双语”教学科研专项资金,每三年召开一次“双语”教育研讨会,总结推广“双语”教学成果。结合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联系山东省教育厅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到我州开展支教和教研指导工作,积极引进外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加强“双语”改革和教科研工作,改进和规范了“双语”教学模式,从而统一了教材和教法,规范了“双语”教学的授课方式,提升了教育质量。
强化培训 提升素质
立足本州实际,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大规模开展教师培训工作,近五年累计培训教师2万人次。一是依托“国培计划”,努力培养“种子”教师。借教育部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和省上大规模开展教师工作的有利机会,累计选派1500余名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和省级各类培训,通过高层次专业培训,培养了一批“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二是以州级培训为重点,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州委、州政府设立1000万元教师培训专项基金,启动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工程,组织教师到江苏、山东等地培训,2013年组织25名教师走出国门到新加坡培训,从国外、省外、省内和本州四个层面累计培训教师2234人次,使州级培训成为提升我州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主渠道。三是发挥县级和校本培训优势作用,不断增强培训工作成效。州县教育部门利用寒暑假期面向全体教师集中开展培训工作,通过举办学校观摩交流活动、学校“结对子”等形式,积极开展跨校交流研讨活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结合学校校本培训,通过实施“名师培养工程”、“青蓝工程”等,发挥老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以老带新,积极培养年轻教师。四是抓好教育对口援建工作,引进先进教育理念。经积极联系协调,山东省先后为我州举办培训班7期,培训教师400余人次,先后选派50余名优秀骨干教师、教研员到我州开展支教和教研工作,我州39所所中小学、幼儿园与山东省学校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通过一系列“智力帮扶”措施,帮助我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五是加大“双语”教师培养力度,努力提升“双语”教育质量。把培养精通“双语”的教师作为促进“双语”教学乃至整个民族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除各县、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自修学习培训外,利用寒暑假时间聘请青海师大、青海民大和省教材编译处等专家学者对“双语”教师进行培训,每年举办中小学“双语”教师培养班,组织“双语”教师到省内外民族院校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落实待遇 释放活力
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从2012年开始推行校长职级制,全州117名校长、副校长享受校长职级津贴。按生均每月2元的标准,全面落实班主任工作津贴,刚察县在落实生均每月2元的基础上,按幼儿园每班每月220元、小学260元、初中300元的标准,提高了班主任津贴标准。建立贫困教师扶助和优秀教师奖励基金,每年开展贫困教师慰问活动,每三年开展一次全州性的表彰活动。建成、在建教师周转房2383套8.84万平方米,落实了教职工通讯、交通和体检等经费,州直学校副高级以上教师每三年疗养一次。
措施得力 成效显著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促进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一是师德师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广大教师对教育行业和教师职业的认同感明显增强,教师爱岗敬业,安教乐教,把全部精力献给教育事业的氛围渐行渐浓,师德标兵在师德师风和教学技能提高等方面的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高。2013年,我州1名教师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2名教师入选全国“师德教育专家库”。二是教师队伍学历、学科、年龄结构更趋合理。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0.43%,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的问题逐步趋于缓解。2014年,我州1名教师获得正高级职称,成为六州教育系统第一个获得正高级职称的教师。三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州现有省级教学能手13名,省级骨干教师39名,州级骨干教师268名,我州教师在全省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中的比例逐步提高,学科带头人、“本土名师”等行业“领军人物”暂露头角。2014年,海北二中校长被人社部、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2015年,我州4名中小学班主任、2名思想品德教师和1名德育工作者分别被评为全省优秀班主任、优秀思品教师和优秀德育工作者;1名校长和1名教师获得全省“十杰校长”和“十杰教师”称号。四是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逐步确立发展意识、创新意识,自觉刻苦钻研、严谨笃学,自觉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肩负起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自觉爱护、尊重、宽容学生,形成队伍整体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风貌。五是民族教育质量得到显著提升。通过加强“双语”教育,民族学生运用通用语言文字及会话交流能力明显提升,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同时加深了民族学生团结友谊,民族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普通高考“民考民”上线率由2009年的35.1%提高到2016年的98.36%%,提高了63.26个百分点。
(州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