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完成与友邻州市行政区域界线地名普查对接工作
自8月上旬至10月底,海北州民政局积极主动地与海西、海南、西宁、海东等州市民政局联系,协商共同开展跨州市行政区域界线地名普查对接工作,得到海西、海南、西宁等州市地名普查办高度重视和紧密合作。为此,各州市地名普查办共同协商制定了工作方案,按照海北-海西、海北-海南、海北-西宁的顺序, 先后组织祁连、刚察、门源、海晏、天峻、大通、共和、湟中、湟源9个县共60余人(次),分别集中在天峻、共和、大通县,采取按照《行政区域界线地名普查目录表》,逐条地名与“一普”成果图、二普工作图、勘界资料图、《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登记表》等资料对照、校核的办法,使地名确认、信息交流和界桩转标工作同步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不少成绩:一是共同确定了垮州市界地名总数98条,其中人文地理实体地名3条(分别是隧道1条、桥2条)、自然地理实体地名95条(其中山口34条、山36条、河8条、沟7条、峡3条、滩1条、湖4条、沙丘2条);二是确认了语种,其中汉语37条、藏语25条、蒙古语18条、蒙古/藏复合语4条、藏/蒙古复合语2条、蒙古/汉复合语5条、藏/汉复合语2条、汉/藏复合语3条、未确定语种2条;三是通过协商对23条地名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其中有少数民族语地名音译汉语注音统一用字的15条、一名多地的3条、一音多字的5条;四是广泛探讨、交流了地名含义来历,丰富了各自的地名文化属性信息;五是对点状地理实体采用同一坐标数据,为汇总接边奠定基础;六是探索了工作方法,为推进本州境内跨县乡界地名普查提供了实际操作经验;七是形成了由各州市普查办、县普查办负责人和专业人员签名、盖公章的《行政区域界线地名普查目录表》。同时,也为下一步线状地名对接以及数据库矢量图修测接边等工作建立了良好的互动机制。
(州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