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审计局“四项围绕”完成好2016年审计工作“四项继续”开展好2017年各项工作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04日 消息来源:http://www.qhhb.gov.cn

2016年,全州审计工作在州委、州政府和省审计厅的领导下,按照审计工作的“二十字”方针,围绕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审计工作中亮点纷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围绕审计服务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实行“一年一品”审计。为切实发挥好审计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服务作用,从2016年起,努力打造审计品牌项目,开展“一年一品”审计,即每年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选择一项相关的品牌项目进行审计。年内,选择全州四年期间的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作为审计的主要内容,对全州200多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进行了审计或审计调查,审计涉及农牧民户数为50996户,审计涉及资金11亿元。该项目的审计在全省审计业务中也尚属首次,为地方党委和政府在宏观决策中提供了参考依据,促进了审计在服务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的发挥。

二是围绕民族地区项目建投资金投入的加大,逐年扩大审计覆盖面。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州审计局首次采用了纵深到底和下审一级的审计资金“一条线”法,对全州农牧系统的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对象涵盖州县农牧主管局、下属二、三级预算单位和部分施工单位、项目建成后的使用单位等,审计覆盖面相比往年扩大了3倍。通过审计,促进了民族地区畜牧业经济规范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围绕民族地区水利项目的实施,采取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的方式,多渠道的审计有效弥补了国家审计监督的缺位。2016年,由州审计局和水务局牵头,以招投标方式购买两家社会审计服务机构,每年对全州实施的水利项目进行一次工程项目审计,审计中接受地方国家审计机关的监督。这种审计方式和方法一是节约了审计资源;二是提升了审计效率;三是有效发挥了社会审计服务地方的作用,为全州今后开展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工作开了个好头。

四是围绕民族地区经济运行状况,开展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审计。2016年,为确保国家重大政策的落地生根,采取跟踪审计的方式,每一季度都开展一次审计,及时向地方政府报告重大政策执行情况,有效促进了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的发挥。截至目前,已完成了三个季度的审计,审计了18个项目实施单位或部门,督促上缴财政存量资金624万元。通过审计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了金融、旅游、交通、通信等民生政策的落实,取得了积极成效。

2017年全州审计工作要以全国和全省审计工作会议为指导,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发展、改革、安全、绩效”这一目标,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促进全州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大力推进审计全覆盖。结合海北审计的现状,虽然不能做到所有单位的审计全覆盖,但是必须做到对重点资金和重点领域的全覆盖,继续围绕一条主线开展全方位的审计监督工作,保证某一审计领域不留审计死角。

二是试点推开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2016年底,海北州已经出台了这一审计试点意见,2017年州县审计局在县乡党政领导干部离任审计中,选择某一地区,探索性地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为今后这项工作走向正规奠定基础。

三是继续认真做好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按照中央和省上的安排部署,积极做好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的管理改革工作,加强审计职业化建设,持续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四个意识”,打造过硬的审计队伍。

四是继续持续做好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审计中要加大精准扶贫资金、简政放权和“放管服”改革和“营改增”等政策实施的审计力度,鼓励减税降费、科技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情况,有效发挥好审计的监督服务作用。

(州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