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三员”聚力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门源县根据“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总体部署,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认真履行职能,多措并举,聚“三员”之力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用情用心用力助推脱贫攻坚。
走村入户,当好精准识别的信息员。将精准识别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第一仗”,充分考虑家庭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劳动力现状及全年的收支需求等因素,挨家挨户开展“两线合一”贫困人口核查工作。同时,按照群众申请、民主评议、村级评审公示、乡镇审核公示、县级审定公告五步法,认真做好贫困户识别工作,建成了“户有本、村有册、乡有簿、县有电子档”的台账式脱贫攻坚管理制度,为全县3312户1.16万贫困人口建立了“一户一档”基础信息簿,制定了“一户一策、一人一法”脱贫方案,落实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结对认亲帮扶机制。
精准施策,当好产业发展的指导员。县、乡两级均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担任组长的“双组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脱贫攻坚办公室,自上而下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注重发挥行业部门职能优势,主动认领脱贫攻坚任务、落实责任,优先安排扶贫项目,优先落实扶贫资金,优先对接扶贫工作,优先落实扶贫措施。同时,用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方式,吸引鼓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通过产业联村、项目带村、智力扶村、公益助学等形式深度参与脱贫攻坚工作,邀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致富带头人向贫困户宣传扶贫政策、致富思路,让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改变贫困户“等靠要”观念,树立“我要富”的意识,做到扶贫先扶志,促进群众自发投入脱贫攻坚工作。
注重方法,当好脱贫攻坚的战斗员。扶贫“第一书记”和扶贫干部带着感情进村入户,真蹲实驻、真帮实促、真抓实干结对帮扶,全县3063名干部职工与贫困村3312户贫困户结成对子,实现了贫困村驻村工作队、贫困户帮扶责任人的全覆盖,并坚持“输血”和“造血”并举,在以米面粮油等物质资源走访慰问贫困户的同时,利用单位及个人资源进行惠农政策讲解、种养殖技术及创业就业培训,科学引导,从感情、思想、物质、精神上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以实际行动照顾好了“穷亲戚”。
2016年以来,全县共整合涉农资金82585.7万元,发放扶贫贷款15153.9万元,落实各类帮扶资金2793万元,落实各类财政扶贫专项资金7878.5万元,将2916万元扶贫资金以投资分红形式共扶持带动贫困户519户2192人,户均增收约4960.35元,人均增收约1250.45元,将2025万元扶贫资金用于产业到户扶持项目,扶持贫困户828户3164人,人均增收640元。
(门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