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花 绽放浩门河畔
近年来,门源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深化“文明门源”创建为抓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全面、扎实、有效推进。荣获了“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奖项,创建全国文明村镇2个,推选出全国道德模范1人、全国文明家庭1户,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我心目中的好阿訇、全国乡村好青年、全省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各1人。
坚持为民惠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声势。由群众一层一层推选出来的道德模范,体现了群众心中的善恶标准,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标杆。在门源县,全国道德模范张桂兰的事迹,在感动着无数人的同时,也在大家心中播撒下了传递爱的种子。同时,为了“关爱身边的好人”,门源县出台了《门源县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及关爱管理办法》,道德模范选树、褒奖、激励和帮扶等一系列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去年春节、国庆前夕两次召开座谈会,集中慰问各级道德模范,送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在全社会形成了“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价值导向,道德和精神的力量被不断激发、传递和扩大。
坚持抓常抓长,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热度。在创建五星级文明户的过程中,门源县坚持县乡村三级联动,把创建“五星级文明户”作为加强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从家庭这个社会细胞入手,提升城乡文明程度,带动全民素质的不断提升。去年4月,边麻掌眉户戏剧团演绎的一首《高额彩礼》,引起了不少群众的热议,“《高额彩礼》唱出了咱们老百姓的难处,戏文中说的对,咱们应该移风易俗,传承好的风俗习惯。”门源县把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作为提升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切入点,积极探索创新推进移风易俗宣传引导的新途径,借助深受群众喜爱的演出团队眉户戏剧团,编排了以揭露现状、移风易俗、倡树新风为主题的新剧本《高额彩礼》,在各乡镇演出,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坚持齐心同力,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累计争取项目资金300万元,建成了乡村学校少年宫11所,率先在海北州实现了乡村少年宫全覆盖。乡村学校少年宫建立,让农村的孩子也有了参加绘画、计算机、泥塑、刺绣等社团的机会,促进了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的发挥,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力量对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心支持,极大地推动了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每年油菜花文化旅游节期间,每个乡镇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我们的节日”、“金门源”摄影大赛都让群众乐在其中。在日常娱乐休闲中,乡村休闲广场更是群众放松身心的好去处,有的村还自己搭建“戏台子”,农闲的时候经常邀请县上的剧团来唱上一曲。站在浩门镇的街道上,远处锣鼓声又响起,门源的群众跳起了社火,迎接新一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