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县开展春季农资打假行动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门源县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开展专项行动,有效维护了农民切身利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是清理规范农资经营主体。以农资集散地、农资经营连锁店、农村经营网点为重点,对全县农资经营户进行了拉网式检查,主要检查证照是否齐全、合法、有效,有无超范围经营、增设分支机构、变更登记事项等违法行为,坚决取缔无照经营。同时,认真核对“经济户口”,健全了农资经营户台账。目前,共有农资经营户56户,其中1户暂停营业。
二是广泛宣传突出正面引导。依托干部“两讲三促”百日下乡、全县“四下乡”、“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教育、“质检利剑”农资打假等活动,积极开展市场巡查、走访帮扶,及时向农民群众和农资经营者宣传农资法律、识别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等知识,不断提高了农民的农资识真辨假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并通过电视、网络、微信等平台发布消费警示,倡导经营者诚信经营,引导农民科学理性购买农资。
三是健全制度规范经营行为。建立完善农资经营户“两账两票”制度,督促指导经营户建立进销货台账、保存进销货发票,现场鉴定农资经营户使用的贸易结算用计量器具,与辖区农资经营户签订《农资经营者质量安全责任书》,督促经营户认真落实监管制度,并充分发挥消费者投诉站和12315联络站作用,及时受理农民群众投诉,快速帮助解决农资纠纷,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四是强化检查确保农资质量。积极开展农资市场抽样检查工作,重点对农资生产企业和农资经营户主体资格、购进农资商品每批次的检验报告、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等进行检查。期间,共出动执法车辆16台(次),执法人员62人(次),检查各类农资经营主体56户(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悬挂横幅14条,发布农资消费警示200条,抽样送检农资产品3类5个批次,留样备查农资产品11个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