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晏为民守护文化净土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08日 消息来源:

 在海晏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几乎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深入到文化和旅游市场一线,全力做好执法检查和管控工作。还经常深入草原牧场、田间地头,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疫情防控期间,他们舍小家为大家,面对挑战不退缩,积极督促疫情防控,为打赢文旅行业疫情防控阻击战坚守在岗位上。

  他们,就是海晏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的全体工作人员。在大队长刘红元的带领下,他们服务农牧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为民守护着一方文化净土。

  11月20日,海晏县西海湿地水上运动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赵国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几年来,海晏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一直为我单位做业务指导工作,原来手续没有办齐的现在全部办齐了,规章制度没有健全的现在都健全了,而且把党的政策、文件精神传达得非常及时,管行业管安全都做得很到位。”

  赵国升说:“文化执法大队的执法人员监管很到位,单位旅游接待、安全生产、疫情防控都离不开文化执法大队的日常监管,通过指导,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得到了提升。”

  海晏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成立于2011年9月,执法范围涉及文化、文物、体育、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旅游以及“扫黄打非”等7类市场综合监管职能,管理文化旅游市场经营单位182家。

  自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成立以来,6名执法人员本着对文化事业的热爱和对执法工作的责任和担当,围绕脱贫攻坚、环保治理、扫黑除恶等工作,在海晏县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执法中严格执行各项任务,加强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尽力为群众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和群众的口碑。

  执法大队先后荣获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景区)示范点”和第八届全国服务农牧民、服务基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先进队伍称号。大队长刘红元先后荣获全国“扫黄打非”先进个人、全国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优秀个人。

  荣誉背后更多的是他们默默的坚守。

  “宣传、贯彻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的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是我们最主要的工作职责。我们的执法人员俯下身子和服务对象拉家常,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取得了服务对象对执法工作的认可。”刘红元告诉记者。

  一组组数字显示,海晏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全体人员秉公执法、积极奉献,以“正能量、无杂音、保安全”三个标准实现了文化市场“三个有效治理”。文化市场“扫黄打非”工作“无黑锅县”,“黑锅”清理率达到99%。非法出版物“零容忍”治理,非法出版物、盗版图书和盗版音像制品全部清理出文化市场,文化市场证照齐全率达到98%,为促进海晏县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